2016年12月1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113期(总第3010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育,为生活而教
——新津县万和小学的乡土教育实践
《教育导报》2016年第113期(总第3010期) 导报二版

(上接1版)

教会孩子做事、做人、生活”

养成乡村孩子的生活力

为让乡村孩子养成生活力,万和小学选择从课改入手。

“最初看到学生,给人感觉是土头土脸的,行为习惯不好,也没有自信。”周泽英说,基于此,学校从1995年把养成教育作为课改的突破口。

“一开始,需要给孩子们画方格线,让他们在点位上训练。一年后,把线抹去了,在点上训练,再一年后,把点也抹去了。”周泽英说,在养成教育之中,首先是培养文明的新型农民,让孩子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成为乡村的小绅士、小淑女;培养孩子的十好习惯,读好书、写好字、扫好地……这种习惯是现代人必备的品格。

这些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学校只能做得小一点、细一点、实一点,来取得效果。

文明礼仪中,万和小学教给孩子的是说“请”、“谢谢”、“对不起”这些文明话,见到来宾主动行礼,做到随手关灯、随手关门、随手捡起垃圾,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摆放物品。

采访中途,正值学校的大课间时间,各个班级安静有序地迅速集合,体操队形散开得特别整齐。做到这样的“快静齐”,每一届学生几乎都要经历两年的时间。

如今,万和小学的孩子们人人都有一张打扫卫生的小手帕,随时随地呵护校园环境,到处打扫得干干净净,校园里连垃圾桶也没设置。

“学校教育要教给孩子一辈子受用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生活习惯。”何飞说,比如教孩子如何穿衣、系鞋带,如何煮饭、如何劳动、如何锻炼,让孩子们走有走相、吃有吃相、读书有读书相、做人有做人的相。

从田园环境的课改,到活而实绿色课程改革、以农为本的活动课程课改、以礼为主的规矩教育改革,这一系列改革,万和小学称之为“乡村生活教育的课改”。除此之外,万和小学还着力培养学生生活的能力。立足乡土,借用乡土资源,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开展了丰富的课外活动。

军乐队、陶艺、版画、抽陀螺、踩高跷、剪纸……孩子们乐不可支。老师还带着他们去学校附近的现代蔬果基地,台湾翔生农场、古腾堡葡萄园、农家鱼塘、农民的田地,躬耕劳作,学做现代小农夫。

“现代农业赚大钱,当农民有搞头。”“要种就种有机蔬菜,又健康又来钱,当农民真好。”在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会上,孩子们纯真的发言让何飞觉得好笑的同时,更感到一种幸福,“孩子们吸收了乡土的天地之气,他们将来能顶天立地。进入城市的有城市的品质,回到农村的也能勤劳致富。”

“我们做乡村生活教育的课改,首先想到的是要教会孩子做事、做人、生活。”周泽英介绍,学校的课改受两个人物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个是从万和小学走出去的本土人民教育家刘绍禹,他提出“做学校主人”;另一个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既要守住根,又要成为世界人”

乡土教育必须与时俱进

1995年,万和小学成立了一支军乐队,最开始是请村里的民间艺人来教学生,现在才有了一些鼓乐专业人士来指导教学。

20年来,军乐队的乐器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大鼓、小鼓,现在还有了小号、萨克斯等。去年,学校新添了一把特殊的小号。说它特殊,因为这是一名学生捐赠的。这位学生曾经是军乐队的成员,大学毕业后,他将第一个月工资捐给学校,买了一把小号。

“军乐队这些孩子一茬又一茬毕业,有的孩子成为了乡村红白喜事的吹鼓队员,一个月要挣3000多元,还有的成了老板,一年要挣10多万元。”在何飞眼里,这样的结果,就是农村生活教育实践的目的,办学应该办孩子们喜爱的学校,让孩子们有本事的教育。无论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让他们一直为学校感到骄傲,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感到自豪。

“不管是成为个体经营户、蹬三轮车师傅、扫地的清洁工、乡村的木匠、泥水匠,都感到幸福而阳光,不会自卑。”何飞说。

万和小学很“乡土”,同时也很现代。走进教学楼,每间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置身田园的环境中,师生也同样身处时代之中。

在何飞看来,现代生活决定了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成就未来的生活。乡村孩子学乡土的精神和文化,这是不丢乡村精神的根脉,因为耕读传家,就是乡村的、中华文化的根脉,丢了乡土文化,就成了精神上无根的人。但是乡村文化绝对不是陈旧的、过时的文化,而应与时俱进。

陶行知先生所坚持的“以与时俱进的生活教育来推动川流不息的现代化”理念,在万和小学处处体现。

学校的绿色教育体验活动中,孩子们除了要走进学校乡土文化陈列室记住来路,更要走进现代农业,在这些有滋有味、潜移默化的现代农业教育中,喜欢上现代化、产业化、生态化的大农业。

这样的体验教育,带来最显性的改变,正如语文老师万红霞所说:学生有了生活体验,下笔作文时有话说,有真情实感,避免了凭空编造。

而最隐性的是让学生把看到的、感受到的与书本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大农业中获得情感与知识的生长:从爱家乡的农业到爱全世界的有机农业,从爱家乡到爱祖国,从自己挖田种地的小农业到创造幸福生活的大农业。

“农村学校的孩子需要开阔眼界,我们既要守住根,又要成为世界人。”周泽英说,万和小学的乡土教育就是在做让孩子知识、能力、美德“三统一”的教育,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做主人、教人生活的教育。教育是帮人树立价值观,万和小学希望让乡土成为生活教育的实践,使孩子们在这种体验实践中获得心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觉得应该做新型小农民,将来做建设农村、幸福自己、幸福农村的新农民。

记者手记

万和小学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学校成为各界点赞的典范学校,它的生长力是什么?

学校的回答用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乡村学校应该成为改造乡村的中心,造福乡村的阵地和灵魂。万和小学认为,只有立足乡土、立足生活教育的生动实践,走优而特的内涵发展之路,乡村学校才能站稳脚步,不断地生长。

然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乡村学校的衰败和低落,除了生源衰减带来的人气衰落之外,更多地是一味复制城市学校,逐渐失去乡村气息。乡村教育本应与城市教育并列前行。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姚文忠对万和小学有这样的评价:紧握为农方向,专注学生成长,践行生活教育,实事求是办学,施教重在基础,健稳不忘创新,教师学生为本,乡邻最是亲人。这或许值得所有在徘徊中艰难前行的农村学校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