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87期(总第3615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反思:教师成长的要素
■李明镜
公开课后,教师应该做什么《教育导报》2021年第87期(总第3615期) 导报三版

“对教师成长最有效的要素是什么?”日本学者佐藤学在《学校改革学习共同体的构想与实践》一书中提到。笔者认为,应该是教师“自己对教学的反思”。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反思,教师就能获得专业的长足发展。

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回头看,审视剖析课堂、寻找专业发展增长点的过程。那么,该反思什么内容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赢呢?笔者执教语文多年,总结下来,教学反思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反思“为何教”。课后应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在哪里?针对本课实际,学生有哪些已有认知及生活经验?学生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上完本课,学生可能会获得哪一方面的发展?这些问题磨透,对教学的理解也就深刻了,对一篇课文的价值把握也就准确了。如此反思,教师就可以基本确定一篇课文的学情指向。

第二类:反思“教什么”。首先反思目标定位。请执教人介绍本课教学目标,引领其审视其教学内容对目标的把握是否到位。其中包括对教学原始目标的理解,也包括教师是否能结合学生实际对原始目标进行适当调整。这一反思,检验的是教师对课标的落实,对教材的解读。比如我校一位语文教师执教小语统编教材二年级课文《蜘蛛开店》。教学目标设计从线索入手,让学生对照线索讲故事。学生要补充的内容不太明确,大多数孩子一筹莫展。有学生把关键词串起来就是故事,这显然不是教师的初衷。该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有自己的思考,教学目标也很明确,在教学策略上比较简单,缺乏学习方法的构建,具体表现在学习坡度的设计上,有点粗线条,跨度比较大。经过反思,该教师确定了第二份教案,重新试讲,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有深度的思考与二次加工,对于重难点进行了目标分解,适时进行点拨和提示,善于给学生搭石铺路、课堂也显得轻松活泼,寓教于乐。

再次反思课堂“味道”:这节课的学科特性浓不浓?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往往隐藏在文本中,需要我们根据教学价值的指引去发现与提炼。众人拾柴火焰高,课后组织同学科教师研讨,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帮助执教者发现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而后进行比较、判别筛选,最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比如我校年轻教师执教小语统编教材六(上)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师生问好之后,直接开始讲授习作知识,学生兴趣不浓。课后经集体研讨,该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开课创设情境的反思摘录如下:“我应该在开课时展现班级同学的个人风采,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可用视频和文字的方式亮出同学们的拿手好戏,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凸显了表达交际语境写作要素。”

第三类:反思“怎么教”。有了确定的教学内容,还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适宜。“怎么教”是一个极其个性化的行为,每个教师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教学方式和组织策略,呈现的语文活动也会各具特色。生活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借助生活场景,在联系生活实际中有效积累,感悟语言;热爱阅读的老师可以开展群文阅读,将多种文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归纳、辨别,使学生加深理解单篇文本,掌握同时阅读多篇文本的方法;擅长写作的老师,可以从文类出发,让阅读与写作高度融合。……课后反思,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是否具有本人独特的风格,唯有与教师的个性与特长相宜相生的教学方法才能体现教师鲜明的教学特色与风格。

教育,是一种实践的智慧。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基础也不尽相同。在课堂有限的时空里,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课堂的生成性有时又很难把控。这就给我们的课堂带来许多缺憾。有缺憾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要珍视教学的缺憾,因为缺憾让课堂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引导我们不懈地去探索和追寻。在不断反思中深度修炼,探索教学规律,一步步接近真理。反思,让课堂异彩纷呈,让教育人生精彩无限。

(作者单位:成都高新区行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