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92期(总第362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双减”背景下,重温陶行知的教育观
■邱滋培 本报记者 夏应霞
《教育导报》2021年第92期(总第3620期) 导报三版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前‘双减’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如何将其思想与当前的社会形势以及学校教育实际,以及和“双减”相结合,是教育工作者应关注的话题。重温陶行知教育思想,给“双减”政策落地带来新的视角。

“‘双减’背景下,重温陶行知教育观”座谈会现场(本报记者刘磊摄)

10月18日,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一场主题为“‘双减’背景下,重温陶行知教育观”的座谈会在四川大学出版社库闻书店举行。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姚文忠、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东参加座谈会。四川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军、成都七中育才学道分校、成师附小、成都市田家炳中学等校的数十名校长和老师就如何师陶用陶学陶和“双减”话题进行了气氛热烈地座谈。

●陶行知教育思想有强大的生命力

成都师范学院教授、成陶会长姚文忠在发言中说,陶行知被毛主席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被宋庆龄赞誉为“万世师表”的中国本土的教育大家,他把教育用最通俗的话语表述出来,他的学说有强大的生命力。

姚文忠说,对于减负与“双减”,陶行知的原话、主张,及教育著述中,能找到很多关于诠释“双减”含义的内容,以陶行知的“每天四问”为例,身体、学问、工作、道德有没有进步?就很好地体现了组织教育的内涵,“四问”体现的是教师、学生如何行、如何做的本质。分享中,他提倡要把陶行知的三个教育原理、小先生制度、“政富教合一”落到实际,把陶行知的思想与主张与实际结合,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学陶师陶做陶典型

成陶副会长、四川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军说,学习陶行知,弘扬陶行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川大出版社也将发动自身的学术力量为成都教育积极发声。

成陶副秘书长傅毓宗结合自身经历,呼吁与会众人重视陶行知教育理论价值的作用。他主张当下的学校学习陶行知要从五方面着手:首先要学习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教育;其次要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有温度有爱的教育;第三要学习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落地的教育;第四要学习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务实创新的教育;第五要学习陶行知“六大解放”的自主精神,最后要把学陶和践陶紧密联系。

●“双减”与陶行知教育观的践行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是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讲;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这是陶行知的重要的创造教育思想,指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百年前,陶行知用“六大解放”回答了“双减”的本质。

成都市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校长张华认为,“双减”要求学校增强教学质量,减去学生额外的作业负担,同时做到提质保质,这考验着学校的集体智慧。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校长周珊就当下的补课现象表示,学校功夫做到家,教学质量有保障,校外90%的补习都是无用的,学道分校积极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教学做合一主张,把劳动教育与立德树人放在了重要位置。学校利用每两周周五下午的实践活动,将学科知识有效整合,将教育体验与学生自我教育深层结合,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显著的成果。

“田家炳中学在德育教育上进行了精密设计规划,同时立足‘五育’系统开发课程。‘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研学旅行,契合了‘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现状,重视孩子身心健康,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习空间’推行研学旅行,可以改变学校‘圈养式教学和封闭式办学模式’。”成都市田家炳中学校长助理赵纯直说。

●学习陶行知的教师观、学生观,审视当下的教育

陶行知的教师观、学生观引起了校长、教师们更多的共鸣。

成都市棕北中学教师樊先德在发言中认为,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负担,要通过言传身教唤醒学生对学习的重视与认识,在这个行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核心。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副校长程学琴就陶行知的教师观进行了发言,她认为,在“双减”背景下,学校要加大力度进行对校本研修钻研,更好地把握好课堂、利用好课堂。

大家达成共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与时俱进的。今天,我们学习陶行知,要学习他主张的获得教育,活用书、活学知识,让陶行知教育思想给“双减”落地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带来新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