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114期(总第3011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校长的“高考题”
■本报记者胡敏
《教育导报》2016年第114期(总第3011期) 导报一版

“学生的‘新高考’,校长要先做‘高考题’!”12月13-14日,我省普通高中校长培训会现场,有校长感慨道。

会上会下,如何应对“新高考”成为了话题焦点。作为我省“选课走班”样本学校,棠湖中学的校长刘凯和教务处主任朱元根等人成为校长们争相交流的对象。棠湖中学第一批实施选课走班的学生也被校长们“堵”在教室门口,他们希望从学生口中听到更细致的内容,也不忘“打探”汇报中那些令人震撼的内容是否落到实处。

“棠湖中学经验能不能复制?能不能在全省推广?”仁寿中学校长杜其超犯了难,棠湖中学乘着搬新校区的“东风”开展“选课走班”,加上双流区政府部门对高中教育的大力支持作后盾,“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我们的硬件条件如何跟得上?”

民族地区校长遇到现实困惑。“全国80个县没有高中,其中10个县就在甘孜州,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别是个难题。”甘孜州康定中学校长陈军提出,甘孜州还有一类、二类、普通等三类教育模式共存的特殊情况,“怎么选课?需要探讨。”

“新高考”迫在眉睫,教育局局长们也焦急起来。“我们多数学校规模大、学生多,教室饱和,教师饱和,设施设备都是饱和的,这种情况下怎么改?”资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捷一脸忧愁。

不过,新高考改革再难也要迎难而上,也成为与会者的共识。“原来觉得‘新高考’改革非常遥远,不知道怎么‘搞’,如今有了方向感、现实感和紧迫感。”校长们建议,这样的现场培训还应该多搞,并推出各种类型学校的教改典型。

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不约而同提到,应对“新高考”的改革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样,是综合性改革,不是教育内部的改革,应该形成政府各部门协调统筹的机制。

“各地学校规模不同,学生和教师的水平有差异,各级各类学校不能一刀切。”简阳中学校长杨勇军建议,“选课走班”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样态的实践方式。

“‘选课走班’解决的是形而下的问题,还需要解决形而上的立德树人的问题。”成都树德中学校长陈东永认为,“选课走班”本身体现了解放学生个性和心灵的教育理念,但实施的过程需要形式和内容达成统一,始终将培养人的核心价值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