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104期(总第363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我们需要一间“彼此倾听”的教室
■许大成
专家视角《教育导报》2021年第104期(总第3632期) 导报三版

■许大成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在落实中还有一定的偏差。曾听过一节公开课,上课老师刚抛出一个问题,就催促学生:讨论起来!于是,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仓促讨论。只见一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都在低头准备自己的发言——这样的“风景”不只在一个课堂看到。这说明,当前在合作学习中,存在“重说轻听”的现象,学生自说自话,听不到“他者”在说什么,把思考局限在自己的见解中,学习停留在表面化、表演化水平,真正的学习并没有发生。

其实,学生不是孤立的一个人学习,他需要通过“听中学”,和世界建立丰富而又深刻的联系。这里的“听中学”,并不简单等同于传统教学中单向被动的“听”讲,而是“彼此倾听”,它秉持“倾听”比“发言”更加重要的理念,倡导和践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用心倾听”的共享式学习。因此,从学习的社会属性看,学习不是“各自的言说”,而是“彼此的倾听”。

在倾听中尊重。倾听和接纳每个人的发言,是听中学最宝贵的学习精神。诚如佐藤学所说:“任何一个儿童的思考与挫折都应当视为精彩的表现来加以接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听,听后说”的习惯,尊重其他同学的独特体验与感悟,以倾听的姿态欣赏其他同学的发言。尤其需要重视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摆脱目中无人、自说自话的状态,让他们在询问与聆听、惊叹与质疑、独立思考与交流比较中,实现对自己具有挑战性的学习。

在倾听中思考。通过听取别人的思考来重组自己的思考,是听中学的真谛。听中学是一种“被动的能动性”活动,具有“受动性”与“应答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聆听老师点拨的同时,通过倾听同学的声音“重组”自己的思考,努力做到:一是“应对”,发言之前仔细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同学的声音,从而把“发言热闹的教室”转化为“用心倾听的教室”;二是“串联”,聆听过程中,主动把不同同学的发言串联起来,把同学的发言与自己的思考串联起来,借以比较和修改、丰富和深化自己的思考;三是“反刍”,适时与文本对话,自觉把讨论的话题“返回”到教材的核心知识上。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生活语言”向“学科语言”的转换,促进感性活动向理性活动的过渡和提升。

在倾听中表达。创新性表达是听中学的最大魅力。正如达科沃斯说,教学的魅力在于引发学生“禁不住去发明创造”“教学本质上是催生新观念的过程”。听中学的每一名学生,不仅是倾听者,也是表达者。他们不满足于对听到内容的简单接受,而是在吸纳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倾听是捕捉思考的不同和表达的差异,继而反思自己的不足,追求更趋缜密的思考和更富创新的表达。特别是在养成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后,面对倾听和思考中发出的“小声嘀咕”,如“风乍起”,都会在平静的课堂里“吹皱一池春水”,引起一个个思维的涟漪。这种异质交往的“不和谐”的声音,可以生成新的学习资源,促进学习生动而又深刻地展开,彰显听中学充满灵性的创新魅力,不正是我们期待和向往的生命课堂、素养课堂吗?

想起一位教育家的话,孩子在课堂里的样子,就是走上社会的样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之所以需要一间“彼此倾听”的教室,是为了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品质,让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能树立“在一起,才能创造自己的了不起”的成长信念,自觉参与到彼此倾听、平等对话、尊重差异、相互理解的美好生活的建设和创造中。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