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的关键在于减负、控量、优质、增效。“双减”实际上是要处理“减”与“加”,“少”与“多”,“舍”与“得”的关系,这是一种教育哲学,也是一种教育实践策略,更是一种教育的辩证法。我认为,要实现“减负增效”,需从五方面着力,构建一个让师生都能自由生长的学校生态系统。
一是在教学研究中增效。教研为王,把好教育常规第一关。我校“三备四定五统一”是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三备”是指备课标和教材、备学情和学法、备教学流程;“四定”是指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五统一”是指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考察。通过对“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组织测试、组织课外活动”各环节的研究,尊重教学规律,克服教学的随意性,不断增强教师的教学研究力,让教学研究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更具内涵。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增效。探索“走向融创的现代课堂”,追求“优质常态课”,主张“生命、生活、生态、生动、生成”的课堂样态。在课堂上应有对话交流、冲突交锋、情意交融,应有欢笑声、质疑声、惊叹声,最终实现知识的科学性生成,学生生命经验的生成及灵魂觉醒的生成。“双减”,减的是负担,增加的是教师的投入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是在作业设计中增效。作业的功能是育人,而不是育分。作业要在“选”上下足功夫,在“改”和“评”上落到实处。要求练必选,选必精,精必改,改必评,评必纠,有效解决过手和落实的问题。学校通过综合性、实践性作业、学科融合,各个年级组建立作业布置、评价、反馈等各个环节的作业设计表等方式,把“双减”落到实处。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七到九年级每天总作业时长不超过90分钟。
四是在课后服务中增效。在课后服务课程推进“订单式”模式,全校设计不少于70门分类分层分学段的课程。将课后服务与作业管理、素养拓展、特需探究相结合,不仅帮助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内完成作业,且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作业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素养特长,尊重差异,又扩大差异,实施扬长教育。
五是在教师培训中增效。高度重视教师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新生态,激发教师教育活力;营造教育信仰新生态,培育教师内生动力;改革师培课程新生态,修炼教师教学功力。引导教师坚定国家信仰、坚定学校信念、坚定专业信心,倡导“静、真、实”的工作态度,追求“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标准。促进教师不断夯实自身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造就一支有功力、有潜力、有活力、有魅力的卓越教师团队。
“双减”需要学校在教学研究、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后服务、教师培训中增效,最终构建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文化和生态系统,厘清教育的本质,使教育饱含生命活力,让教育回归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