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105期(总第3633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遵循学校生态的现代治理逻辑
■张筠
《教育导报》2021年第105期(总第3633期) 导报三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教育事关长远,事关国家未来的竞争力,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校的办学活力,既是回应国家期盼和人民关切的时代之问,也是处于新时代每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必须系统思考的重要课题。如何实现“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国家目标,如何将“双减”真正落地落实,如何遵循教育发展应然规律、构建良好的学校发展生态,不仅需要重新审视中小学校的办学理念、治理模式,而且考量着学校管理者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智慧。

着眼于现实的“人”,重构学校治理新生态

学校是一个具有时间性、空间性、运动性的复杂生态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若干子系统结合而成的,是一个具有特别教育功能的有机整体。

在这一生态系统中,教师、学生作为学校现实中的“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有声”的生态要素,它与课程教学、设施设备等“无声”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了学校完整的教育生态链。因此,在学校治理中,“有声”与“无声”之间的结构组合关系决定了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当“有声”与“无声”的关系发生变化,整个学校教育结构、教育的育人功能也将随之改变,并形成学校新的生态系统。

然而,在这一生态系统中,作为现实的“人”——学生和教师这一学校“有声”系统,是学校治理中的关键要素,也是核心要素。“有声”系统的变化会引起学校其他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强烈的连锁反应,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而产生这种连锁反应最重要的是教师,一所学校教师的数量、育人理念、学历情况、学科结构、专业素养等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活力,决定着一所学校的行走方式,更决定着一所学校到底能走多远。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第一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是“需要通过严格的和持续的学习获得和保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专业人员,“教育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教师的资格和能力,取决于每个教师的人文、教学和技术素质。”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突出教师主体地位”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抓手。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希望成为的人。诚然,要让学生成为他自己,首先就是要让教师成为更好的自己。因此,理想的学校治理新生态的形成应该着眼于现实中的“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人成其为“人”,让教师成为“经师”“人师”。基于地域区位、“有声”“无声”的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复杂生态形成,或许,天府四中在学校现代治理探索中,“让教师成为自己的CEO”的做法,无疑构建起了新时代学校治理的新生态,彰显了现代学校治理的效力,充分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发挥文化虹吸效应,引领学校走向“善治”

共治是实现路径,善治才是终极目标。共治就是要实现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利益主体充分参与,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组织积极介入的合作共治,其立足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治理制度。

针对一些部门对学校“管得过多”“管得过死”等突出问题,经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同意,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于2020年9月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提升办学支撑保障能力、健全办学管理机制”四项重点举措。那么,具体到学校层面,又该如何落实?

现代管理学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治理的基本逻辑是由工具理性转变为价值理性,实现由外向内、由制度向文化的有机进阶的过程,即由外在规定→内在接受→自觉行动→自动运转,其核心要义就是要尊重个体发展的本来需求,在管理过程中充分激发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规制约束、自我价值实现和精神成长相契相生、去迹无痕,实现管理的自制自律、自动运转、自我成长,静水流声。

现代学校管理逻辑提醒我们,学校管理者需要摒弃“唯分数至上”“唯升学”的应试短视,改变以竞赛的方式管教育、办学校,追求外在的考核指标和无关的荣誉、显示度,忽视学校内涵发展、忽视教育规律和学生个体成长规律,让教育和学校回归师生的现实生活,回归“人间烟火”,点亮师生成长成才成人的火种,使其成为摇曳精彩的生命春天。

学校是文化的承载和传袭之地。在学校治理中,我们需要发挥文化的虹吸效应、温润效应、牵引效应,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制度文化确立师生行为规约的同时,不妨以精神文化奠定学校管理的价值内核,以行为文化引领师生的“行走”方式,以“温柔以待”“助长其长”的包容文化激发师生自我化育、美丽舒展,用文化引领学校真正走向“善治”。

(作者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