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107期(总第3635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 黄屿
教育叙事《教育导报》2021年第107期(总第3635期) 导报三版

“我本来就有病!我还吃药呢。”

桌面空空如也,课本压根没掏出来,他半倚着墙壁大放厥词。我的目光绕着他扫了一圈。有病?在班里,他是“健硕”的一个,身高赛过大半同学,体格魁梧,面色红润,皮肤光洁。总之,实在是离“有病”很远。

只怕是“病”在心上。

教人也如行医,要“望”也要“闻”。英语老师说他:“就是,跟吃错药一样。”玩笑之中,我整理了他的异常:作业四处留空、上课不做笔记、哗众取宠影响秩序、不服老师管教顶撞挑衅……确实是得用点“药”了。

我清楚,以他为代表的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这是一个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少年们想法设法求关注,会产生“舞台效应”。他们刻意夸张的行为,实际上是对自我的表达。但若如他一般,将自我表现的欲望投注于班级纪律的破坏上,只会影响他的自我认知,后患无穷。

我决定先开一组“冷凝剂”,消减掉他错误的“热情”,帮他清醒头脑、明辨是非。

于是,等到上课他又开始“表演”时,无论是装模作样胡乱写字,还是动作夸张地观察老师,我都没看他。同学们在我的提醒下也作出视若无睹的样子。他渐渐地觉得没什么意思,消停下来,趴在桌子上假寐。课堂还算风平浪静。

他还是不学习,我看着“洁白”的家庭作业叹气。冷却手段毕竟只是扬汤止沸的法子,要医断根,还得想别的方。

“望”“闻”作罢,是该“问”一“问”了。既然是家庭作业的问题,不如就从家庭入手。多数在学校里表现异常的孩子,“病因”常在家庭中。

我借机与家长沟通。家长得知学校里的情况,很是惊讶,表示孩子身体和精神情况一切都正常。偶尔有走神的现象,只怀疑孩子在谈恋爱。结束通话时,家长社交首页的一个动态引起了我的注意,时间大概是前几天,她写道:“家里的初中生上学啦。”配图是一个女孩儿。再往下刷,嚯,家里还有一个刚比膝盖高点儿的小男孩。我有些明白他的“病”了。五口之家,三个孩子,他是老大。妹妹刚上初一,自然很得家里人看重;最小的弟弟也得仔细照看;他是父母觉得已经长大,可以不太管的那一个——学校生活的逆反,其实是对家庭里沉默角色的抗议,也是对家庭关注度缺失的补足。

找到症结,必然得换“药”了。缺少关注,那就补他一碗“温情汤”,加些“激励粉”,给一分温暖的关怀,也给一分前进的动力。

辅导课时,我让他坐到我身边,和他一起补拖欠的作业。任他喊:“哎呀,我就是不会嘛。”我只一个题一个题地和他一起读,一起找关键词,一起回忆答题的方法。偶尔他应和,我便拍拍他手表扬一句。查漏补缺,当场订正。作业收上来,终于不再是“白茫茫一片”。久而久之,他成了常来的“座上宾”,课代表上报的名单里,他终于开始“缺席”了。

正向激励有点收获,他也向我敞开了些心扉。我趁机进了一服“交心贴”——面对他分享的“给暗恋女生写的情歌”,我盛赞他最近语言文字上的进步,并承诺向家长保守了这个秘密,只旁敲侧击地跟他讲:“打动女孩子光靠浪漫没用,得让人家崇拜你才行。与其写写情歌,不如想想如何让自己出彩。”居高临下的说教远不如推心置腹的谈心。于是,那天一早,他说想明白了,时隔好久,我终于又在课堂上见了他炯炯的眼睛和高举的手臂。

“转了性了。”英语老师又说。我在旁边附和:“是的。大概这次的药吃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