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114期(总第3642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打造课后服务新样态
《教育导报》2021年第114期(总第3642期) 导报二版

本报讯(陈璐 明明)“我会缝扣子了!我还会花式系鞋带了!”张益恺是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的一名学生,最近他很开心自己学会了很多生活小技能。而这些技能,是他在课后服务普及类社团中参加劳动体验课中学到的。他还很期待接下来跟老师学习摘菜、编织,亲手制作一条漂亮的围巾送给妈妈。

为贯彻落实“五项管理”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迅速成立“双减”工作专班机构,切实落地“双减”工作,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构建起“5+2”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确保课后服务整体质量,把课后服务内容纳入学校儿童“生长力”课程体系。

完善多平台选课制度

多平台自主选课,满足学生实际需求。遵循“安全第一、自愿选择、统筹实施”的原则,学校在三类拓展课程的实施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顺利实现学生自主选课。

在普及类社团课程中,老师们发挥各自爱好特长,除了带领学生们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外,还开设了各种与生活相关的有趣课程。学校为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提供了“T+1”选课表格。在提高类社团课程中,学校采用高新实小校园 APP选课系统,学生提前了解平台上提供的课程数据及简介,于同一时段开始网上选课。在精品类社团课程中,学生依据兴趣特长与教师实现双向选择。

“三知道”实时追踪,保证课程顺利实施。在三类课程的走课时段,学校明确“三知道”要求——班主任知道本班学生去向、学生知道自己上课地点、任课教师知道走班学生构成,确保学生在校安全走动、有效学习。班主任与家长及时做好家校沟通,掌握学生情况;任课老师按要求认真备课、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撰写拓展课程的建设纲要或实施计划,为优质课程落地做好全面保障。

探索全方位评价方式

“双减”是手段,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在对儿童“生长力”课程的评价体系建构中,学校已经形成了“3维6项”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分别从儿童学习力、儿童适应力、儿童个性化发展、课堂教学、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和优质特色课程六个方面分别来评价学生、教师和课程。针对“5+2”课后服务课程,去除“唯分数论”,改革成效评价制度,将课后服务课程评价制度纳入学校“金紫荆”课程评价体系,从学生、课堂、课程、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进一步丰富儿童“生长力”课程体系。

活化学生评价。将学生的课后服务拓展成长体验与感想编入《高新实小学生“金紫荆”成长手册》,从学科学习力、儿童适应力、创新力个性化发展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校园吉尼斯”评选表彰活动,评选“阅读之星”“美德之星”“十佳科技小能手”等个性化奖项,颁发“金紫荆”学生奖不少于100名。突出儿童主体感受,力求以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激励样式,让每个儿童都得到成功体验。

优化课堂评价。坚持学生主体,强化教师主导,立足“学习、生活、创造”三个本位,关注学习力、适应力、创造力培养,遵循“生长型”课堂评价标准,发掘“5+2”课后服务“生长型”课堂示范课例,每年颁发“金紫荆”课例奖不少于20项。

深化课程评价。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三个维度,将“5+2”课后服务课程与学科特色课程结合在一起,坚持目标规划与成果展示相适宜,通过课程成果展示活动及专家评审,每年评选校级“十大优质校本特色课程”,颁发“金紫荆”课程奖。

强化教师评价。将“5+2”课后服务巡课评价、督课评价、学生满意度评价、教师自评与互评结合起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评选优秀榜样人物,丰富教师评价载体和荣誉体系,完善并实施“金紫荆”教师评价制度,加大奖励力度,每年奖励有突出贡献或进步显著的教师不少于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