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看到过一段资料:德国的幼儿园不分小中大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实行混龄教学;德国的小学都是半日制,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小学4年级就毕业,根据老师推荐升学或者学习技工……这个只有8200万人的国家,承包了世界上近一半的诺贝尔奖。
然而,很多中国家长却重视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先见和执念把自己和孩子都困在了“起跑线”焦虑中,连一些高学历高知识分子也难以幸免。
据北京青年报消息,南京一位具有博士学历的“虎爸”教育方式有点激进,让一年级的儿子和幼儿园的女儿学中学、大学知识,学到深夜还辱骂加殴打,无奈之下,孩子母亲只能向法院“求援”。近日,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裁定:禁止被申请人毛某对郑某、小明、小佳及其相关近亲属实施家庭暴力。同时,法院还签发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毛某三个月内接触郑某及子女,给其一个自我反省和改正的机会。
人的心智发育有一定规律,对孩子的教育要适应这些规律,而不是违背和改变它。在孩子的幼儿期,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陪伴、尊重、保护、示范,带给孩子成长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快乐感,帮助孩子形成阳光、活泼的性格,掌握初步的生活能力、礼貌行为习惯,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探索欲,感知到家庭、外界的温暖,才是真正的“好起跑”。
如果刻意拔高标准,或使孩子形成叛逆、暴躁、拖沓、注意力差等性格习惯,失去孩子的亲昵和信任,得不偿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决定未来”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这些,都形成于小时候。
人的发育时间有参差,有的孩子这方面发育的早一点快一点,有的孩子在另外方面发育的早一点快一点,而有的孩子的发育整体较迟较慢,“大器晚成”。
生活中偶有“神童”出现,但不是普遍。这些“神童”,有家长早培养的因素,但这种培养更多的是遵循规律的陪伴和启发,绝不是“助跑”和“推跑”。
如果家长对基因和孩子自视过高,无异于“开盲盒”,而对于发育较缓较迟的孩子,更是如此。近年来,陆续报道的一些“天才”少年,很多后继乏力,最终归于普通,也可以从侧面证明这一点。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所以盛传,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不断搅动家长教育焦虑。当前的校外培训治理,针对学前教育阶段培训的监管还存在一定空档,需要家长提高警惕、格外小心,避免花钱买冤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于2022年1月1日施行,教育“家事”将变成“国事”。法律对家庭教育提出了应当“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等要求,如果家长违反相关要求,侵犯孩子权益,或涉嫌违法。因此,家长也有必要将“起跑线焦虑”给降一降,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