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学教学提出基本要求。目前,这个要求和内容依然未变。其中,“数感”作为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在小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笔者通过研究和梳理,提出如下见解:
一、“找”出数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并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教师在教学中要知道什么是数感,并找到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数感的具体方面,这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
二、“数”出数感。以前大家只知道有“语感”“乐感”,弄不清楚究竟什么是“数感”,其实平时的教学都在培养孩子的数感。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10的认识,教材编写都是从实物→抽象数字→用小棒边摆边数→拨珠子数数→看点子图数数,其中数数的教学占的比重非常大,在数数的过程中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在教学中无处不在,课堂教学只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进行教学,就能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会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数感。
三、“读”出数感。相当一部分教师平时只重视按照法则读数,忽视为什么这样读;只教会数的组成,没有把数的组成和读数联系起来,所以,学生在读数时并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如,400000005000怎样读?有老师认为应读作四千亿零五千,有老师认为读作四千亿五千,老师们都紧盯着读数的法则而脱离了数的组成,忽视了计数单位,这样的教学阻碍了数感的形成。我在教学10——20各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边读边说数的组成,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学生不知不觉形成了数感,当学生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用竖式计算的时候,令我惊喜的是在说35+37的算理时不再觉得别扭,我和学生都能自然地表述:“先算个位5个一加7个一等于12个一,向十位进一,个位写2,再算十位上的3个十加3个十再加个位进上来的1个十等于7个十,十位写7。”以前觉得非常绕口的算理现在变得朗朗上口了,这就是在读数时形成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计算。
四、“看”出数感。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抽象思维弱,但是他们好奇心强,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力,所以在低段教材中呈现了大量的实物、图形,老师们可以教会学生观察小棒图、计数器、数位表等,通过这些进一步理解位值制,发展学生的数感。比如“欣赏与设计”这一课,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美,并体验到复杂美丽的图案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在欣赏了各种漂亮图案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计,学生创造出的图形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和数学离不开,数学之美处处存在。
五、“算”出数感。计算在小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数感的形成和计算、估算相辅相成。比如估算到超市买东西大概需要带多少钱?估算一个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估计一个操场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人?……这类题目只能用尝试法,没有固定的计算方法,数感好的学生能迅速找到答案,而数感发展不好的学生要解决这类问题就非常困难,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找到答案,因此加强计算、估算的练习是小学阶段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
六、“用”出数感。在数学学习中数无处不在,无论是计算、解决问题、图形周长的计算、图形面积的计算、统计等等都离不开数。有的孩子对数字非常敏感,看到一道计算题就能知道有没有简便计算,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等等;在解决问题中通过数就能加深对题意的理解,在统计与概率板块通过观察数据可以分析出很多信息,这都是学生数感发展较好的表现。然而,部分学生越往高年级学数学越吃力,很大程度上是数感的差异造成的。所以,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握,要无时无刻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得到加强,逻辑能力、抽象总结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实现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