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3期(总第3651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例谈
■陈利华
《教育导报》2022年第3期(总第3651期) 导报三版

“双减”政策落地,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其中明确规定,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那么,是不是说孩子就没有必要做作业呢?

笔者认为,作业是很有必要的。古语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习”是温习和实践运用的意思。我们要把作业和减负区别清楚,把握作业与减负之间的平衡,把作业变成有意义和价值的学习实践活动。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针对课堂上必要掌握的新知识,怎样让学生在课后得到及时的巩固,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开动脑筋对作业设计提出更合理更精心的思考。去年我任教一年级,在作业布置上我有一些切身的感受和针对自己所教学生的一些有效做法,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坚持亲子活动,将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复习巩固融于活动之中。比如叠词的教学,我们学习了《小小的船》,课文中“小小的、高高的、闪闪的、蓝蓝的”等,我让孩子们回去跟家长说一说身边的事物,看到什么说什么,比赛谁说得多。果然,第二天的课堂上,孩子们说出了大量的叠词:白白的、弯弯的、大大的、红红的、绿绿的……开展这样的竞赛活动,学生学得饶有趣味。

二、坚持阅读打卡。我针对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每天选取一些朗朗上口、可读性强、浅显易懂的儿歌,让学生阅读。在选取儿歌时,有意识地融于知识教学。像“的、地”两个字的比较,让学生回家去背一首儿歌《轻轻》:轻轻的云朵,轻轻的风,轻轻的柳条,轻轻地动。轻轻的小船,轻轻地划。轻轻的桨声响不停。我轻轻地唱支划船歌,轻轻是我,我是轻轻。学生边阅读边勾画出“的,地”进行比较。低年级学生先入为主意识很强烈。第一次就花大力气在两个字的不同用法上做足功夫,孩子们以后就会正确运用这两个字了。

三、将知识融于户外体验,让孩子走进自然学习。我们在学习《秋天》这一课时,为了感知秋天的特点,我让家长陪着孩子到户外走一走,寻找秋天的足迹,可以画一幅秋天的图画,也可以捡拾一片片落叶制成小书签。意外的是,有些孩子把金黄的银杏叶做成了一朵朵美丽的玫瑰花,并送给了我。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讲制作的过程,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对秋天的感知能力。又如《小小的船》学习之后,我让家长晚上带孩子观察月亮,并讲一讲月亮的样子,读一读相关月亮的小故事。第二天,孩子们交了自己画的月亮,并眉飞色舞地给我讲嫦娥的故事。

四、将复习融于游戏之中。比如学习了《比尾巴》,我让孩子与家长分角色扮演,再现比赛情景,当当小裁判,最后宣布比赛结果。一起看一看蜥蜴的尾巴、大象的尾巴、老鼠的尾巴等等。在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作业可有意思了,有些学生回去还仿照课文的句式,也编写了小儿歌。有个孩子编的是:“谁的尾巴粗?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最厉害?蜥蜴的尾巴粗,老鼠的尾巴细,小鱼的尾巴最厉害。”孩子们不仅会编儿歌,还明白了句与段的区别。三问三答组段,就从句跃升到段的形式。又如复韵母的教学,我让孩子们回去找找朋友,把六个单韵母卡片拿出来,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边唱找朋友的歌边和家长一起玩一玩,然后 a和 i组成 ai……课堂上我们已经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回去孩子就当成了小老师去教教家长来怎么做游戏,怎么去表演,怎么去玩一玩。在这样的学习当中,渐渐把知识巩固到位。

(作者单位:苍溪县状元桥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