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8期(总第3656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三个问题”
■山东省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杨雪梅
《教育导报》2022年第8期(总第3656期) 导报三版

曾参加了一次全市范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十多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一发言完毕后,主办方一再邀请,希望我能就老师们的分享做现场点评。

大家所分享的经验几乎大同小异,大多聚焦到了“家校沟通”“激励性评价”“常规管理”以及“寻根探源化解行为问题”等几个点上。其中不乏令人耳目一新的小妙招、小尝试,但远不及在现场所捕捉到的、与班主任专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几个关键节点更给予我触动。在现场,我抛出了三个问题请班主任启动思考:

问题一

家校之间,指向沟通还是朝向合作?

“我注意到所有老师分享的经验中都提到了‘家校沟通’这个词,看得出来大家对于家校关系建设的重视。其实还有一个词叫‘家校合作’,我请大家思考一下,哪个词更关键、更重要,或者说我们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结果却很是出人意料,会场几乎众口齐声地答我——“家校沟通”。

“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沟通是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来促进情感通畅,达成一致的思想,而合作则是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追求的是家长理解了我们、接纳了我们,还是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来呢?”这么一解读后,老师们有了选择:当然是合作更有利于教育的实施和推进。

为什么同是两个与家校关系息息相关的词,这些资深的、优秀的班主任们竟从来不曾去比较辨析过呢?为什么大家竟然集体“迷路”呢?显然,固化思维在作祟。毕竟,家校沟通一词是学校里大会小会提及的,各种文字材料中铺天盖地的。这种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却是班主任深思能力的不足,老师们习惯了被动接受,习惯了人云亦云。一个不具备对惯常问题保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的班主任,一个成长常赖于外力助推和指引的班主任,可能成长会失去方向感。

问题二

学生评价,切中结果还是关注过程?

推行班币制度,开发星级进阶兑换机制,设立成长积分排行榜……在评价方面,每个班主任招式百出,也乐于侃侃而谈。但稍稍一品,便会发现:“当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后,得到一颗星。”“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就能得到××奖励。”“奖品积累到 xx数量后,就能够再进一级”。

“各位班主任,毫无疑问的是,这些评价措施肯定对孩子有激励之效,现在我希望大家都能回望一下:你的评价指向的是活动过程,还是结果?你在评价的时候关注到的是结果的呈现,还是人的状态?”“当然是结果呀!不然还怎么评价?”一片肯定之声,令我的心不由自主地一阵阵越缩越紧。

“首先,在低龄阶段你不论是用星级评价、积分评价,还是奖品刺激,都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但孩子随着成长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当他们对你的刺激丝毫不感兴趣呢?这时候怎么办?”老师们你望望我,我瞅瞅你,一脸迷茫。也就是说,不论小学班主任还是初中班主任,如出一辙的评价激励机制背后,缺少了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的考量。

“其次,孩子们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有的孩子就是速度快、能力高,即便他用了六分的力,也可以先胜一筹;也有的同学尽管非常努力,非常认真,但就是永远都跟不上别人的速度和进度,即便使了十二分气力还依然远远落后,这种只着眼于结果的评价方式会置那些就是‘差人一截’的孩子于何地?”面对我的这一发问,有的老师作了了然的神情,也有的老师低头凝思起来。

评价是教育进程中的必需,评价的终极指向是为了激励成长,改进不足。但是,当评价一味地以结果为衡量标准,忽视了过程当中个体的努力和状态,忽视了对人的关照和呵护,势必有一天会走到一条无法回转的死胡同。

对学生评价方式关注的点所折射的其实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角,我所揪心的是:当班级中所有以“育”为名的活动都是简单粗暴的直奔目标和结果,那么“育人”当中的人将何在?

问题三

问题探源,审视学生的同时,是否反思了教师?

需要承认的是,班主任的问题意识提升了,对班级问题的研究意识也增强了。在交流中最常听到的经验之谈是:当碰到问题学生或学生问题,班主任不但顺着藤摸瓜,甚至还摸根,从成长原生环境、家庭氛围等多处下功夫来找原因,施方法。

“我非常认同咱们班主任就着问题不断去深度反思查找根源的态度,但大家想过没有:在不断从学生自身、学生的成长环境中发力挖掘的同时,有没有班主任会在问题出现后试着从自己身上去反思、去查找原因?”现场老师们一片愕然,显然,我这个提法大家是闻所未闻。

在现场,我和老师们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位乡村班主任在班级里推行班币制度,孩子们的币值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可以到学校设立的公益超市里兑换学习用品。一天,校园里的韭菜该收割了,全校师生便齐齐动手进行了本次劳动体验,然后领导建议:“老师们可以用现金购买韭菜,卖得钱用来充实超市物资。”每人都买了一包后发现韭菜还是有剩余,该怎么处理呢?这位班主任提议:可以让有班币的孩子购买带回家。令她没想到的是,只不过是到办公室里喝了口水的空当,教室里就乱成了一锅粥——孩子们在教室里买韭菜、卖韭菜,一片混乱。

狠狠地处置了参与交易的学生后,那位班主任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是:“”怎么现在的小孩都这么不单纯,小小年纪就学着做生意了?”拖着领导、拉着同事探讨了半天也没一个人弄明白“孩子们到底怎么了”。我听说后,反问了一句:“老师们买韭菜学生看见了吧?然后进行的就是学生自己买吧?这个下午进行的活动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就是关于货币交易的实践,为什么在教室里就不可以?”

当从老师自身去反思时,就会发现不同的表达、不同的安排、不一样的设置就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甚至后果。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深度思量确实是件好事,但在我看来,如果缺少了老师对自身的审视和反思,就无法触碰到问题发生的真正脉络,也无法找寻到有效的化解之方。

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上,这种基于经验分享的交流方式确实有必要,但我认为,如果所有的交流都只限于“术”的梳理而缺少了“道”的思量,如果反思都朝向了他人而忽视了自身,这种分享之于成长的意义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