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117期(总第301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从经典作品中领悟文本表达的魅力
——成都市第三届名师名校(园)长论坛之“名作家与名教师同行”观察
■本报记者 杜蕾
《教育导报》2016年第117期(总第3014期) 导报三版
怎样进行经典文学的教学,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日前,成都市第三届名师名校(园)长论坛之“名作家与名教师同行”板块,两堂特殊的语文课精彩“上演”。成都市武侯区语文教研员杨孜和成都石室中学语文教师赵清芳,分别执教中国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经典散文篇目。作者张晓风也应邀来到现场,对语文教育以及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解读、点评和交流。

赵清芳老师现场执教张晓风的经典散文《行道树》

第一课

对比名家作品,再创作经典诗词

语文教学从出发点来说,教会孩子如何表达至关重要。怎样去做?杨孜认为,必须向名家的经典,靠近再靠近,靠近他的表达,靠近他的思想境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再创作经典,杨孜认为,可以从补充细节入手。她借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加工,这时,再往前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

当天课上,杨孜带着初三学生对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进行再创作。为了使学生更直观、更感性地理解如何通过自己的表达诠释经典诗词,她采用对比的方式,一边让学生分组合作,展开想象再创作该诗;一边用张晓风以该诗为线索演绎出的作品《不朽的失眠》,与学生的创作进行比较,学习怎样让经典拥有新生命。

在学生投入对应诗句的创作前,杨孜以《不朽的失眠》开头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出张晓风在原诗内容上,通过想象和对情感的理解,补充了背景、心理、景物描写三种细节,并在描写中运用对比,把考中的人和落榜的张继形成比较,突出没有考中者的悲凉。这些都值得学生在创作中借鉴。

优秀作品带来的启发,点燃了孩子们表达的激情。他们充分发挥想象,为诗句补充、刻画各种细节。

一个小组这样创作“江枫渔火对愁眠”:朦胧月夜,凌波江边苍翠树木在月影下倒映出隐约痕迹,清辉斜洒映入他憔悴的容颜,难以入眠。渔火星星点点,纷繁点缀远处的温暖,而他泛着轻舟,眼帘垂下,徘徊忧叹,在江水中久久回荡。

学生用“江枫渔火”来衬托“对愁眠”,突出张继在落榜之后的辗转反侧和愁苦郁闷,得到了杨孜的肯定。她同时请学生把自己的创作和张晓风对此句的描写段落进行比对,分析哪些是他们没有想到、值得学习的。排比、拟人、比喻,张晓风在文中使用的大量修辞手法,让孩子们深感“完全被带入到情境之中,体会到张继落榜后的痛苦。”

“我们不光要找出作者运用的手法,更要知道这种手法运用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杨孜告诉学生,张晓风诠释经典的过人之处在于,她虽以古诗为基础,却没有拘泥于古诗的内容和背景,在情感上更上一层,让文字有了不朽的价值。“这正是我们要努力的,在阅读经典时,要不断思考,让经典具有新的生命。”

第二课

群文阅读,领悟文本背后作者的深意

“学习经典文学作品,最终是希望通过文字的丰盈、饱满,让孩子们去领悟生活、领悟生命。”赵清芳为高一学生带来了张晓风的经典散文《行道树》,并配以张晓风多个关于自然的作品选段,引导孩子们去发现、认识张晓风所传递的自然观。

《行道树》一文,赵清芳让学生将目光集中到文章最后一段:“可是,我听到他们深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故事至少感动了他们自己。然后,我又听到另一声更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并提出问题,树在叹息什么,人又在叹息什么,让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层层分析出树的叹息来自生存环境的改变,以及由环境改变带来生命意义的失落。而听故事的“我”,更深的叹息来自于对树的遭遇的同情,以及对人类自身的反思。

但赵清芳并未满足于此。她认为,因为篇幅的限制,单从《行道树》不能完全看出作者对自然的态度。所以,她选择借助张晓风其他有关自然的文章,带学生去看看那些字里行间,作者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能对文本的理解、对作者创作深意的领悟走向更深处。”

链接材料节选了张晓风8篇作品的段落,巧妙地分成了3个部分,层层递进,让学生抽丝剥茧,去发现张晓风所秉持的自然观。

通过文本分析,在第一部分材料中,学生提炼出人应当尊重自然。第二部分,通过“你到山里去过么”“我走向田畦,就以为自己是一株恬然的菜花”等等,大家读出作者表达的是人和自然互相融合的关系。而到最后,正因为有了仁慈、公平的自然,才有了可以绵延的人类,自然孕育了人,是人类的生命母体。

这堂课,看似是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但实际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们不断思考、提炼、反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了学生人文精神和理性批判意识的长成。赵清芳认为,过去孩子们对自然的认识层面基本停留在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但融入自然,感受到自己来源于自然母体的意识并没有到位,而这两点在张晓风的作品里都得到了体现。“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出,张晓风对于自己文学创作的想法,对语文教育的建议和思考。”

作家点评

大量阅读,对经典切勿囫囵吞枣

“孩子们在学习语文、学写作文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困难,他们需要掌握更多的字、词汇、句法,还得有更多的想法时,才能够写、能够说清楚。”两堂公开课后,张晓风走上台,和与会老师一起分享她对写作、对语文教学的感悟。

在她看来,每个人就像电脑一样,要储存够了才能提供各种服务。而学生们对字词句的运用想要手到擒来,必须要喜爱阅读,要大量地阅读。既包括经典文学,也包括一些非正统文学。“我有时会劝学生读金庸,因为很容易投入,可以吸收大量词汇。有句话叫‘马无夜草不肥’,这些课外书就像是晚上吃的草,也能把马儿养肥。”

经典的阅读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投入。张晓风说,现在大家常常在讲推动经典阅读,其实是很悲伤的事,因为不重视经典才需要推动。老师在选择讲解经典时,可以着重选几段尽量讲解详细,让学生知道内涵和意境,边读边品味,不能囫囵吞枣。

“两堂公开课,老师采取了不同的教学设计,都很注重引导,是对学生很有启发性的教导。”在张晓风看来,这些方式都可以运用于对经典文学的教学中。不过她坦承,抛开作家身份,作为一名有着50余年教龄的老师,她更喜欢古老的教学方法。

“居,吾语汝。”张晓风认为,出自《论语》的这句话,就是很好的教学范例。“老师对学生说,你坐下来,我慢慢跟你说。能够这么坐下来跟一个孩子清楚地讲解,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事。”她也坦言,在现代教育中,课堂上一坐就是四五十个人,以集体受教为主,这样个人的接触太少。

张晓风认为,老师应该与学生在除课堂外有更多亲密的接触,把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古时的教学模范,生平每一个刹那都在教学。教学,不应该是老师只站在讲台上,应该更广义,生活里很多小事能让学生看见、学习。”

她还建议,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使用工具书,在书中而非互联网上去寻求答案。让学生学会去翻字典、词典,会发现一条线牵出了很多东西。比如在《汉语大辞典》中查找字词,书上常有备注,出自《史记》等等,再引导性地去翻这些经典的相应段落,久而久之自有收获。“古老的文字、词汇,要去熟悉它是有点累,但熟悉以后,运用起来会感到很方便。”

链接

我们需要更精致的诠释

日前,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受邀来到成都市华西中学,与师生进行了一场精彩对话:

问:语文教师要借助作家作品向学生传递什么?

张晓风:语文老师要传递的,一个是语言上的美感,另一个是对人生的看法。

中文有特别美的文字,汉字中大量的象形文字保留了非常多的画面——虽然很抽象了,但依然很美。能把字面的美传递给学生,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另外,文本里表达的内心痛苦、喜悦、疑惑、怅然等情感,这些感受比较复杂,老师要引领学生走入语言,让语言的内涵激起他们的共鸣。

问:作为教师,怎么处理创新和回归原点的关系?

张晓风:创新和回归,好像是相反的路径,其实是可以统一起来的。我的《再生缘》一文,借用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经过改造去写人生,进而表达更广阔层面上的思考。

问:读中文系和成为一名优秀作家之间的关系?

张晓风:作家和总统一样,他不一定出于哪一系。中文系可以出作家,但作家不一定出于中文系。你出于中文系,可能拥有较多的古典文学资源,但有可能失去了民间的鲜活语言,缺少了对民间习俗的了解。不管哪个行业,都可能产生优秀的作家。

问:学生应该更重视诠释,还是重视考试?

张晓风:这是很有趣的问题。以我自身的经历,阅读很多课外书,会增加人生的厚度,对我后来发展很有益处。现实中,我们也不可能不把自己纳入考试制度中,但不要让考试占据了自己的全部,磨灭了自己的少年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