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8期(总第365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邻水县:“双减”激活“一池春水”
■秦洪坤 阳利
聚焦“双减”落地·区域动态《教育导报》2022年第8期(总第3656期) 导报二版

自“双减”政策出台以后,全国各地积极行动,扎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邻水县主动作为,着力实践探索,瞄准作业改革,盯准课后服务,找准治理方向,全面激活“一池春水”,发挥学校教书育人阵地作用,走出了一条减负增质之路。

拓宽办学视野,让管理“活”起来

“搬进新学校,我们教室环境在变,设施设备在变,课堂气氛也变得更活跃了。”近日,笔者来到邻水县丰禾镇第二小学,走进五年级一班教室,看见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作文课“我们的教室”。

2021年秋季,邻水县丰禾镇第二小学建成投用;邻水县职教中心(一期)工程投入使用,鼎屏镇中实现搬迁扩容、鼎屏三小成立南校区,为学校共同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该县又启动“鼎屏三小+南校区、丰禾小学+二小”“一校两区、一套班子”共同管理模式,探索跨区域办学之路,推行“城区学校+边远薄弱村小”“一校带一校”远程互动,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这些尝试,拓宽了全县学校的办学视野,整体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自“双减”政策出台后,该县还依托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集同类远程教育优势,采用“多对众”“一屏三画面”自动录播传输、远程互动教研的方式,构建直播、录播、植入、观摩四种应用模式,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双减”政策也在偏远薄弱学校落地生根。

精心设置课程,让课堂“活”起来

“‘双减’工作的关键在于课程,核心在于课堂。”该县研培中心负责人说,“我们聚焦课程教学改革,按照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标准,开发分层、分类、综合、个需课程方案,构建基础、拓展、综合课程体系,让师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

“双减”政策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以鼎屏小学为例,该校整合品格教育、艺体“2+1”、课后服务、社会实践等内容,构建了体育健康、艺术教育、科技制作、语言文字、科普知识五大类课程体系,每个课程体系下设置多个小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鼎屏三小把体育作为“五育”融合课程开发的起点,通过“学科内课程统筹、跨学科活动融合、家校社协同共建”,深度挖掘体育项目的综合育人价值,跨越学科课程之间的鸿沟。

八耳小学则以二十四节气为突破口,把“非遗”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结合,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收集整理二十四节气教育资源,分学段编写《基于二十四节气耕读课程》读本。探索“耕读+”教育模式,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亲近土地,培育乡土情怀。

优化作业设计,让巩固“活”起来

“举辖区学校教研组之力,研讨课堂作业、课后作业优化方案,在片区辐射带动。”在责任区教研活动上,教研员充分发表“双减”背景下作业如何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在柑子小学,学科教研组以“加强随堂课练习,夯实学生学习过程”“作业讲评课策略实践探究”“错题变式训练研究”为研究小切口,倒逼教师加强对课标、教材、练习题的研读,挤掉课堂中无效、低效的作业训练,转变农村小学教学方式,打造“学为核心”的课堂,为农村小学课堂提质增效。

在北城学校,坚持思维型作业、实践型作业、创新型作业“三布置”原则,设计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作业”融合模式,形成了“套餐、快餐、送餐、点餐”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作业过程监督,完善公示制度,建立“作业记录本”“纠错本”,分层分类自主挑战。

不管是偏远的农村,还是中心场镇或城区,全县中小学始终贯彻“大教育·大教研”理念,科学合理布置全学科作业。为落实“双减”政策,该县围绕“基础性作业+弹性作业”两个维度,从课堂作业、课后服务作业、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具体落实作业的设计和实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整治培训机构,让课后“活”起来

2021年,该县多部门联动,对县内媒体广告、网络平台、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约谈,积极宣传“双减”政策。同时,该县教科体局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和各镇人民政府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对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各种违规行为“零容忍”,督促限期整改,对无证无照“黑机构”坚决依法取缔。为杜绝校外违规补课行为的反弹,该县还建立了多方位防范机制,成立明察暗访组,对25个重点镇32个重点街道和社区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双减”以来,全县已取缔16家无证无照学科类机构,拆除5个违规广告,3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停止营业。

学科类培训取缔后,中小学生如何度过课余时光?笔者来到鼎屏四小,正值课后服务时间,看到孩子们正在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同时,该县还依托少年宫平台,充分利用阅读室、图书室、美术室、棋类室、电子琴室、形体室,让孩子们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里。各校还积极拓宽课后服务渠道,带领孩子广泛开展社会实践,走出校园,走进田野,来到工厂,触摸真知,体验生活,让孩子们“耕于行、游于艺、修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