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9期(总第365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信息时代的 “教育红利”
■夏应霞
《教育导报》2022年第9期(总第3657期) 导报三版

2022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到第三年。随着大范围降温、临近春节,各地疫情出现了反复。1月15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现在高校开始陆续放寒假,大学生开始返乡。与此同时,各地中小学进入了学期结束、即将迎来寒假的倒计时。

此刻的情况与疫情突如其来的2020年春节期间有些不同。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教育部门、学校管理者、教师们的心态是平稳的,即便出现疫情反复的状况,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线上教育,大家心中有数,并有经过实践检验过的、卓有成效的预案。这是信息时代带给教育的“红利”——在现代远程教育的助力下,教育者可通过各种技术平台和手段,超越时空的界限,不受疫情影响,努力完成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2020年春,师生被迫“突如其来”地进入“网课时代”后,也曾经历了不适应和调整期。此刻,我们回望来时路,会发现一切顺理成章——试想,如果没有前10年国家在电化教育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强力投入和应用,很难做到现在的“心中有数”。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信息化、现代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 .0行动计划》;2019年,国务院相继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这些关于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行动蓝图都是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出台。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无意间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教育解决方案。在我省,从2002年9月起,成都七中网校面向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山区,采用以卫星网为主、互联网为辅的高中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2005年,初中全日制录播教学开始实施;2012年,四川省教育厅开始实施全日制远程教学二期工程,将学校范围扩展到了小学,实现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远程直播、录播及植入式教学的全覆盖,形成了全日制远程教学体系;2015年,全日制远程教学又扩展到了学前阶段的幼儿园。……

信息化对教育的样态和内核的改变是循序渐进的。在2019年底召开的成都七中第41届教育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代蕊华提出,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包括“开放、个性、精准”三方面。他当时提出,教育信息化应用过程中,有四个问题:一是重投入而轻应用;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缺深度融合;三是不同系统缺少有效整合;四是人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以时间换空间,以技术改变教育。现在来看,代蕊华提出的这四个问题,不少地方、学校和教师已经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不少“网红教师”已有了自己的抖音号、视频号,他们将自己的课变成短小精悍的视频挂到网上——应用不是问题;在各大网络平台,丰富的在线教育课程已然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补充,可以说,师生想学什么,都可以在网络找到资源——融合不是问题;智能终端各系统的适用性增强——系统的整合不是问题;手机的普及,让城乡之间、南北之间、东西部之间——人的信息素养大大提高。

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最大红利就是教育均衡的实现,让“教育公平”变得触手可及。但是信息化教育也不是“万能膏药”。华东师大教授袁振国提出了“隐形教育不公平”的概念。大意是,在消除个体教学行为带来隐形不公平的同时,还要消除学校管理文化差异产生的更严重的隐性教育不公平。个体教育行为的隐形不公平指的是性别歧视、对后进生的歧视等等现象。学校管理上的差异,可能产生更大范围的不公平。这些问题单单靠“信息技术”并不能解决,需要广大教师用心、用脑、用情,回归教育的本源,从丰富的人性出发,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案。

下一步,信息化教育如何走深、走远、走实?笔者认为,如果能通过信息技术,让学校师生获得某种身份认同,对社会形成一种新的“教育凝聚力”。进入现代社会后,学校教育就有凝聚社会的特征,学校往往是一个区域的“精神高地”。如何利用在线教育,将教育的大门敞得更开,把人们紧密聚合在一个精神追求的“能量场”,提振一个社区、地区人们生活、工作发展的信心。这才是信息时代真正的“教育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