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9期(总第365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在线教育,心要“在场”
■姜波
《教育导报》2022年第9期(总第3657期) 导报三版

2019年底,疫情让原本还在摸索阶段的在线教育,一下子摆到了我们基层教师的面前。面对迫不得已的线上教学,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找资源、录微课、调设备,精心设置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按照统一部署开展在线授课。学生和家长克服种种困难,投身到线上学习。

事实上,我们既要应对疫情防控,又要积极完成线上“教”与“学”,是不小的挑战。期间,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老师不容易实时监测,有效调控,缺少了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与分享,而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学生的自控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线学习效果呈现两极分化:一类是平时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刚开始面对在线学习时不适应,也能快速地调整,努力完成任务;另一类是自我要求不高、随意散漫的学生,在失去监管后,任由自己在网络的隐秘角落游走。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教师培训也更多地选择在线上开展。教师“宅”在家里就可以便捷地享受大咖名家的思想盛宴。于是,我开启了深度学习的“暴走模式”。参加名师工作室,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结识了更多优秀的人,也深刻地意识到了不足。

平日里听闻的大咖名家,现在近距离地为我们“私人订制”学习套餐。郑大明、徐斌、张宏伟、苏明强、林俊……数不胜数的名师带来了经典案例,理论和实践并重,交流与分享共举,学习和实操同步,对学员能力的提升,效果相当明显。然而现实却有点尴尬,我们常常限于一种“要我学”还是“我要学”的二难选择。

好的技术与先进的理念,都是服务于人的。如果人不主动参与,没有心的积极投入,再好的技术与理念都会碰到现实的无奈。在线教育的优势极为明显,可以跨越时空、海量精选、种类细分,更可以随时反复观看学习。对于学习者而言,其主观能动性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主动融入者可以从中学到真正的知识,并能积极地进行分享与交流,让学习效益最大化;被动接受者由于内心缺乏学习需求,仅仅是为了完成“规定动作”而已,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更多地是情感的融通与交流。线下教育能很好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但受制于从教者自身的局限会比不上线上教育的丰富和优质。当然如果能够将线上与线下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各自发挥优势,那将会相得益彰。

线上教育需要学习主体的人“在线”、心在场,如此才能发挥线上教育的优势。

(作者单位:都江堰市顶新新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