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118期(总第3015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城乡孩子同享优质教育
泸州市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张瑞波 文/图
《教育导报》2016年第118期(总第3015期) 导报二版
“ Thank you so much.”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大溪小学四年级英语课堂上,孩子们正跟着屏幕里英语老师雷思容的节奏齐声朗读。当天,和大溪小学学生同时上课的,是位于城区的河东小学的学生们。纳溪区让村小学生同时享受了城区小学良好的教学质量。

在纳溪区东升学校“同步课堂”主播室,纳溪区教培中心中学英语教研员陈春燕正在通过“同步课堂”设备和全区的英语教师,就上午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进行同步教研。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泸州市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缩小教育差距,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打造了“没有围墙的学校”,让城乡学校共享一个大课堂。

一个老师上课,全区学生听讲

在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中心小学区域化同步课堂上,音乐教师邹蓉刚提出问题“拍皮球的节奏是怎样的呢?”远离该镇十余公里的茅坝小学的学生立即在视频中举手抢答,并用动作和声音展示出来。参与邹蓉音乐课《哦!十分钟》一起互动的,还有该镇其他10多个教学点的孩子们。

“老师和十多公里外的学生同步上课,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纳溪区教育局相关人员说,今年纳溪区“区域化同步课堂”系统建成,区内所有学校间均可实现教学直播、双向互动,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可做到“一个老师上课,全区学生听讲”,让“同步教学、同步教研、同步培训、同步会议”的梦想得以实现。

作为该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区,纳溪区的经验迅速在全市推广开来。今年,泸州市在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同时,整合各类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泸州智慧教育云平台。预计今年底,该市包括偏远村小在内的所有学校将全部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到2017年底,全市中小学普通教室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

瞄准农村和薄弱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楼子山村小,英语老师正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生动的表情给孩子们上英语课;江阳区通滩镇开封村小,孩子们正在操场上开心地玩着游戏,漂亮的校园充满了育人氛围,现代化的教学及辅助设施齐备,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如今到江阳区,随便走进哪所农村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器械、电脑等一应俱全,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技术装备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必备工具。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和薄弱地区。近5年,泸州市累计投入资金22 .65亿元,相继改善校舍条件、教育教学装备等,全面改善城区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教学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合江、叙永、古蔺3个贫困县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提升。

今年,该市选派90名教师为推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该市全面免除建档贫困立卡家庭承担的教辅资料、校讯通、平板电脑、校服、商业险5项商业性费用,累计88162人次,共734 .86万元,还派出1万余名教师到全市62861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开展“一对一”精准扶贫家访,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扶贫方案,让贫困家庭学生有学上,上好学。

整体推进教学改革,实行全市一盘棋模式

城区面积扩展、人口增加,“二孩”政策放开,未来3—5年,泸州市中心城区的教育需求将快速增加。如何才能满足市区及周边群众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要办出优质的教育品牌,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晓锋说,泸州教育要提前谋划,从数量、质量上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期望和需求。“十三五”期间,该市将新规划幼儿园28所,新(改扩)建公办小学所,增加公办普通高中4所。

同时,该市整体推进教学改革,实行全市一盘棋的教改模式。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出了幼儿园和小学携同发展的思路;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进“两增两减一提高”教改实践;在普高教育中实行分类管理、分层教学、合理分科、分段考核,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从教师层面来讲,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拓宽教师引进的途径,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和素质提升计划。从学生层面来讲,城区人口的大幅增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泸州上学相应增加,需要在入学、升学政策上给予其与当地考生同等的教育资助政策。

古蔺县观文镇回龙小学利用多媒体上书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