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22期(总第367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提升区域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的四大举措
■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杜尚兵 刘光文
《教育导报》2022年第22期(总第3670期) 导报三版

“双减”工作推进半年多以来,“减”进展明显,更重要的是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今年的两会再次强调:2022年将继续把“双减”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进。如何从区域层面减少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质量实现减负提质?我们在“区域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中发现:“基于课程视域,开展作业设计”“基于命题研究,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基于作业资源库建设,提升区域作业质量”“基于实效,提升强化作业研修与管理”这四大举措有利于实现区域减负提质增效。

一、基于课程视域,开展作业设计

我们将作业定位为成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定位为教学设计中的一种学习任务或实践活动,将作业设计与重构当作学校推进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追求品质教育的核心及务实推进“双减”工作的关键。为此,我们邀请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王月芬为全区所有教育工作者作了题为《“双减”背景下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的专题培训,强调作业设计的针对性、目标性、系统性,强调对作业、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系统思考等。同时,出台《成都市双流区义务教育段各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双流区小学一二年级学习情况评价指导意见(试行)》,建立了义务教育段各学校作业管理机制,大力推进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设计,以作业系统重构推进“双减”工作的落实。

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建立作业系统观念。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学习发展实际情况,确定好学习目标,对应设计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探索设计不同学习环节不同功能类型作业,形成不同学段不同科目的序列化作业。

二、基于命题研修,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提高教师考试命题能力。我们开展全区教师专项培训,进行命题研修和原创题命制比赛,提升全区教师试题命制能力和作业设计能力。我们提倡作业和考试要出原创题,提高题目的情境和素材质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在作业设计中,把最新时政热点作为情境材料作为作业设计情境,比如:北京冬奥、湿地公园、郫县豆瓣、蒲江耙耙柑等,既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产、生活。其中,教师教育教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必须发生深刻的改变,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布置书面、体育锻炼、艺术欣赏、参观访问、社会服务、劳动实践等多种形式作业,落实五育并举。

经过五年的命题研修、原创命题、说题比赛等活动,提高了全区教师对学生问题诊断、学情分析和知识巩固、素养提升的能力。我们要把每一份作业看作一张化验单,努力通过精准、高效、持续的问题诊断,发现孩子的短板和长项,进行“靶向治疗”,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素养。

三、基于作业资源库建设,提升区域作业质量

2019年起,全区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变革,通过精准教学目标设计、精准评价任务与作业设计、精准教学实现减负提质增效,促进双流教育高质量发展。“双减”政策出台后,我们以作业设计作为抓手,建设全区教学资源平台。我们组织全区各学段各学科名优教师担任坊主组建作业设计研修工作坊,根据全区《关于建立双流区“精品作业资源库”的实施方案》,区教科院学科教研员指导各工作坊开展单元作业设计,共同完成“双流区中小学精品作业资源库”建设。建立资源网络平台,区内名优教师领衔研制的高质量作业资源全部上传到资源平台,为区域内老师、学生、家长自主选择使用。全区还统一要求,学校教研(备课)组教师在使用资源平台上的作业设计等资源时要进行再次研究,修改优化后的资源再上传平台。教师和学生个人在使用平台资源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评价及时反馈意见或者优化设计,上传更好更优的内容到资源平台,达到共建共享。

四、基于实效,提升强化作业研修与管理

《双流区教学(作业)资源平台使用手册(教师)》明确规定,要把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与反馈等作业研修作为区域学科教研和学校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学科教研和校本研修评价,纳入学校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区教科院将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全区五育融合的督导教研体系,强化对学校作业设计的指导,定期组织开展学科优秀作业研修的主题展示交流与评选活动。进行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校作业来源、总量、类型、内容、完成时间、批改、讲评等,提高了作业研修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我们提出,学校领导要抓作业研修,教师要抓作业研修。各学校基本建立作业管理机制,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增加作业类型,强化作业功能,加强作业管理。学校出台了“作业量公示制度”“外来资料使用制度”“作业批改讲评规程”等管理机制,把作业研究纳入学校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时段对学生进行辅导,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本文系2020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一般课题“区域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研究”(编号:SCJG20 A12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