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22期(总第367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学校构建传统文化育人环境的策略
■北师大什邡附中 曾凡军 濮德莉
学校管理《教育导报》2022年第22期(总第3670期) 导报三版

中小学,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立基树本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青少年树立“仁者爱人”的大爱思想,培养“民胞物与”的家国情怀,陶冶高雅情操、铸就君子人格,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大有裨益。遵循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内容和规律,本文重点探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如何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环境的策略。

一、创设传统节日的生活环境

中华传统节日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精华:春节阖家团圆、清明扫墓祭祖、端午纪念屈子、重阳登高望远、腊八家家煮粥……这些传统节日文化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敦亲睦族、慎终追远、精忠爱国、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的思想,这是每一个中华子孙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与此同时,如何引导学生理性地对待西方节日,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比如“元旦”,现在是紧邻西方圣诞的一个节日;但在我国古代,它通常是指“正月初一”。于是,笔者所在学校将大量的春节传统元素融入庆“元旦”的活动之中,将原本比较“薄味”的节日丰富起来。今年元旦前夕,学校师生利用节假日和第二课堂剪出带有“老虎”图案的精美窗花,书写喜迎虎年的对联,制作各式各样的大红灯笼,编制中国结等吉祥挂饰……元旦前一天,学校举行的迎元旦送祝福、诗词集锦、品酸汤饺子、挂鞭炮(挂件)、贴春联、粘窗花等系列庆祝活动更将节日的喜庆氛围推向高潮。在“元旦”这一节日环境的创设中,学校以继承和创新的手法演绎传统元素,诠释一种兼具现代与传统、时尚与民俗的育人环境。

传统节日生活环境的创设与布置,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劳动与创造的快乐,另外还可以让他们从中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和无穷魅力,也增进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拓展传统艺术的兴趣环境

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优秀传统艺术遭遇到了“生存”的困境,如何挽救这些濒危的文化遗产,并对其进行“活态”地保护与传承,是学校应该思虑和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

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开设课程、加强展示、融入生活三条途径来对优秀传统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通过不断探索,学校的第二课堂目前开设了舞龙、舞狮、川剧、民乐、民歌、剪纸、陶艺、刺绣、泥塑、竹编、针织等近二十个门类与传统艺术相关的课程,并设置了每周四节课的超长时间来进行保障。为提升课程质量,对于像舞龙、舞狮、川剧、功夫扇、太极拳等特殊课程,学校就聘请校外的专业老师或民间艺人进课堂传授“绝活”。学校还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展示的机会,从学校到班级,从传统节日庆典到新兴的艺术节、体育节、学生节、科技节……都是学生展演的空间;非但如此,学校还在小操场为学生搭建了固定的展演台——供学生即兴展演。“活态”地保护与传承,当然不是将艺术拘泥于学校这个小范围,而是要将优秀传统艺术尽可能地放入其原本依托的生态环境——生活。学校鼓励学生把传统艺术的触角延伸进自己的生活,如:用剪纸来装饰节日的教室,将刺绣作品装裱悬挂在自己的家里,在冬天使用自己针织的手套、围脖,用手工作品作为赠送师长、亲人的礼物……于是,学生的生活成了一个“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馆”。

三、营造传统典籍的品味环境

传统典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根,是我们的历代圣贤的智慧结晶,是能打动人心灵的民族瑰宝……学校理应营造传统典籍的品味环境,让经典伴随学生的成长。

在队伍建设上,学校应着力打造一支多学科组成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团队”。这样,各学科老师们首先可以利用课堂发掘与强化国家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语文老师通过教材中的古诗词、经典著作、中华文字、戏剧文学等专项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历史老师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来龙去脉,形成“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认同,系统、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思政课老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思想道德品质和哲学社会科学常识教育,注重传承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

另外,学校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比例,逐步完善校本课程实施纲要,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针对痴迷传统典籍的学生,学校还可以组织成立“国学读书吧”“经典阅读俱乐部”等,学生通过自由且丰富的形式去触摸民族传承千年的文明脉络。2021年暑期,笔者所在学校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杏苑读乐空间·诗词微讲堂”。“微讲堂”以图、文、音频等鲜活的呈现方式让学生走近经典、品味经典。秋季开学后,学生们开始在班级群、亲友群开设属于自己的微讲堂。

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本源开展学校文化建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校的育人环境,它就能以“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之姿在孩子的心灵中扎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