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23期(总第3671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信息化助力古蔺教育蝶变
■徐显强
《教育导报》2022年第23期(总第3671期) 导报二版

“请永乐小学的同学注意舞蹈步伐,以‘十字步’‘跳转步’为主,男女同学配合要自然得体。”在古蔺县第一小学主播教室里,辅导教师通过共享课堂与永乐、太平和护家小学的学生们同上一堂“古蔺花灯”训练课。这是古蔺县实施信息化教育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古蔺县立足实际,创新举措,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校园建设,利用共享课堂,着力构建“机制健全、设施完备、资源充足、应用广泛、效益显著”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实现了从“共享课堂”到“智能研修”的蝶变,高效助推了古蔺教育高质量发展。

融合创新提效能

古蔺县地处川黔交界,全县学校点多面广,山高路远,艺体学科教师不足。为让城乡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古蔺县将教育发展的目光聚集到信息化建设上来。

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古蔺县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组,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激励督导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范畴开展专项督导检查,为全县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解决资金和技术不足的难题,古蔺县创新举措,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租赁服务、学校应用”模式,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近年来,古蔺县投入1 .31亿余元,建立了校园管理中心,搭建了远程监控管理平台,实现校园监控网络全覆盖;通过租赁服务方式,全面实施共享课堂项目,形成36个“共享课堂”协作共同体,打通了优质教育资源服务“最后一公里”。

外引内联促共享

“我县通过外引内联等方式,整合资源优势,建设了‘千兆光纤到校、百兆光纤到班,独立 IP’的运行模式,为共享课堂运用提供了基础保障。”古蔺县信息技术装备中心主任胡再嵩说。

为整合教育资源,古蔺县加大优质资源的引进力度,全县23所骨干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四川云教”等平台,引进省内外海量教育资源,并与成都10所中小学幼儿园结盟结对,实现优质资源全学段覆盖。

古蔺县通过和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协同合作,建立了网络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保障了全县61个法人学校的管理系统及28个管理工作群的网络安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蔺县以“国培”为契机,通过远程教育、信息化赛课、送教下乡、名师工作坊等形式强化培训,完成6504名教师四川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3539名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培训,500名教师工作坊项目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信息化素养。

近年来,古蔺县还针对山区教育点多面广的实际,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在“互联网+教育”框架下探索实施“三带动四共享”(实施城区学校带动农村学校、中心校带动教学点、优秀学校带动薄弱学校,推进教学、会议、教研、培训共享)教育模式,打通了优质教育资源获取、传播和共享关键环节,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偏远薄弱学校覆盖范围,有效解决了信息、师资、硬件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

智能研修破难题

“针对我县教师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年龄及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我们将以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区为契机,拟投资4000余万元,利用3年时间,按时间表、路线图开展工作并加强督导,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古蔺县人民政府总督学朱秋维介绍道。

为抓实试点工作,古蔺县将积极探索“应用驱动、企业参与、高校指导、学校应用”的智能化教育环境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试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与企业和高校协同,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和使用针对性强的软件和资源,切实为教育教学服务。

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古蔺县还将依托人工智能新技术,积极推进“三个课堂”的应用和创新,切实提高“专递课堂”的针对性,发挥“名师课堂”的共享性和“名校课堂”的开放性。大力推进人人协同、人机协同的“双师课堂”,针对性引入县外优质教育资源,解决学校及城乡之间教育不均衡难题,探索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的新路径。

大力推进教师培训改革,建立县级教师能力诊断测评系统,诊断教师学习与发展需求,开展精准培训。发挥教研部门和骨干教师作用,充分利用线上教研平台,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实施“云”教学教研,破解工学矛盾难题。通过研修平台获取教师发展大数据,探索优化教师管理评价的新路径。

“为提升古蔺教育品质,我们将深入实施法人结构治理、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等改革,抢抓国家人工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区机遇,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川南黔北高品质教育示范县,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美好追求。”古蔺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富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