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23期(总第3671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当醉醺醺的父亲来校“教育”抽烟的孩子……
■本报记者 刘磊
《教育导报》2022年第23期(总第3671期) 导报二版

“袁老师,你快来校门口,小涛的爸爸来了。……”3月15日上午9时许,泸定县得妥镇中心小学,正在讲台上的袁菊接到了门卫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语气急促。

袁菊起身往校门口走,脑海里又回想起昨晚发生的事。3月14日晚,袁菊在对班级寄宿学生进行常规管理时,发现11岁的小涛(化名)又偷偷躲在寝室抽烟。袁菊眉头皱了起来,她立即上前夺过烟头,并把小涛叫到一旁严厉批评。

得妥镇中心小学距离泸定县城约50公里,是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差一直是令老师头疼的难题。

“小涛不是第一次犯了,必须把他的家长请到学校来协助教育!”当晚,袁菊便拨通了小涛爸爸的电话,向他介绍了情况,对方承诺第二天就来学校。

赶到校门口,眼前的一幕却让袁菊错愕不已。一名满脸通红的中年男子正站在校门外,大声嚷嚷着拍打着铁门,说要进来教训他不听话的儿子,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酒精的味道。……袁菊明白了,小涛的爸爸一大早就喝“高”了。

怎么办?这种情况是绝对不能让小涛爸爸进校门的,醉醺醺的他不仅无法与老师好好沟通孩子的教育,还可能伤害到校园里其他学生。

“家长,要不您下次再来学校吧!”袁菊上前劝说,并安抚激动不已的小涛爸爸。很快,校长王君和其他老师也赶来了,在众人的努力后,小涛爸爸稍稍冷静了下来,却又自顾自地掏出一支烟,坐在校门口抽起来。

“我们是无烟校园,你不能在这里抽烟!”王君一个箭步上前,掐灭了他的烟头。小涛爸爸只好悻悻离开了。

看着小涛爸爸远去的身影,袁菊却陷入了沉思:都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涛从小染上抽烟的陋习,何尝不是受他爸爸这个“坏榜样”的影响!

“我们部分家长的素质实在堪忧,学校应提醒、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家庭教育方式。”结合学校德育、“五项管理”、食品交通安全等工作,王君决定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向所有家长发出一封倡议书。

当天正值“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学校在倡议书中呼吁家长,“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不要忘记肩上的责任。”“要以身作则,自觉控烟限酒。”“互相督促,及时劝阻和制止在孩子面前抽烟、酗酒的行为。”“要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身行一例,胜似千言!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当孩子出了问题,我们试着先从家长这个‘原件’上找原因、并纠正问题。”王君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