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119期(总第3016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小岛奇遇记
■本报记者 胡敏 (图片由学校提供)
《教育导报》2016年第119期(总第3016期) 导报四版
你是否也憧憬过这样的学校?没有围墙,以地为座,以天为灯,湖水清唱是下课铃声,奇趣自然是老师……

日前,成都市实验小学开设的小岛课程,就为一群孩子营造了这梦幻一般的奇遇。

一座小岛,三天两夜的时间,成都市实验小学三(4)班的51名学生,在真正的大自然中学习、思考,尽情撒欢。

遇见自然 学与玩充满创意

出了成都主城区,再往南十多公里,就到了三面环水的“麓客岛”。

早上,拉开帐篷,学生丁琬芹就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浓浓的雾将整个小岛笼罩起来,像是仙境一般,丁琬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混合着青草和树叶味道的空气让她神清气爽,“这是真正的雾啊,不是霾!”丁琬芹感慨。

更让她享受的是和同学一起在种满植物的“迷宫”里穿梭。蒙蒙雾霭之下,椅子上、叶子上,到处都是水灵灵的露珠。丁琬芹伸出手,让露珠在手心里滚动。“这里太好玩了,太漂亮了!”丁琬芹说。

而黄宇轩觉得最欢乐的时刻,是课间休息时大家一起“滚草”。小岛上刚好有一处坡地,不知是谁“发明”的,男孩从最高处躺下,一路沿着草地往下滚,个个乐得笑翻天。这笑声感染了女孩们,也感染了老师,大家纷纷加入到这支释放天性的队伍来,和草地来一次亲密接触。

在小岛上,不仅日常的玩耍变得有趣,老师的课堂也变得丰满、灵动起来。郑琳子的音乐课设计以《森林狂想曲》为载体,诠释大自然与音乐的关系。课上,学生化身一只只小鸟,起初在和风细雨的天空中展翅,然后遇到风暴、雷声、大雨,最后慢慢雨小下来,学生敲击玻璃瓶、盛着水的碗、桶之类的生活物品,完成了这场合奏。

吸管吹着碗里的水,“咕噜咕噜”,是湖水冒泡的声音;扇动报纸,“呼呼”,是吹来的风声……学生从大自然找到的灵感让郑琳子眼前一亮,“不少道具是孩子们现场到大自然中寻找来的,为了尽情地呈现孩子们的创意,老师尽可能给他们更宽裕的时间,更多的自由。”

 

遇见自我 “特别有成就感”

岛上各式各样的鸟让学生兴奋不已,小岛课程第二天主题就是“如果我是一只鸟”。一大早,周为仪就开始做准备了。她和小组同学商量,多吃几个蛋挞,把蛋挞壳空出来,为给小鸟做巢储存原料。用蛋挞壳垫底,再用一摞小树枝堆成鸟巢的形状,周为仪还不放心,又和伙伴一起,在鸟巢下的地面上铺满稻草。“这样鸟儿摔下来也不怕了!”

他们还突发奇想,在蛋挞壳的两端都穿了个洞,用结实的草串起来挂在树上,一个精美的“鸟秋千”就做出来了。残留的蛋挞味道,吸引了小鸟的到来,周为仪把食物放在手心,小鸟也不怕人,“笃笃”地啄起来,周为仪觉得这种感觉特别奇妙。

最有难度的挑战要数“搭鸟巢”,学生要搭建一个能够容纳下组员的“大号鸟巢”。面对如此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题目,大家陷入了沉思,圆顶尖顶?有无篱笆阳台?每组孩子的设计都不一样。

张轩瑞差点哭了起来,他们好几个队都因为家长帮了忙,初具雏形的“鸟巢”被老师“无情”地拆掉了。此前,老师和学生约定家长不准帮忙,但张轩瑞没想到家长帮忙抬了几根粗木头也算违规。

老师说:“宁愿慢慢来,也要保证这个成果是孩子们独立完成的。”本来预估半天的搭鸟巢课程,直接延长到一天。

没有了后援,学生“被迫”想到了很多巧妙的办法,张轩瑞发现,很多一开始觉得做不到的事情,随着大家一起想办法,还真的做到了。锯木头、绑绳索、搭树枝……鸟巢搭建成功的时候,他和小伙伴迫不及待地“住”了进去,“特别有成就感。”

美术老师王春华精心准备好的课程,因为鸟巢课程延迟而取消了。“不觉得遗憾。”王春华说,小岛课程的初衷就是让学生贴近最本真、最真实的感觉自由发挥,不是让孩子跟着课程走,而是课程随着学生的状态发生变化。

其实,王春华虽然没有上课,但一直跟学生在一起,因为孩子随时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问老师,“这里每个老师都不只是一个学科的老师,而是孩子的帮助者、引导者。”王春华说。

而学科的元素也不只是靠一堂课体现,美术的元素在音乐课上、在小活动中都有融入,学生用木头、石头制作的作品极具创造性。最后一天,学生还用这几天的美术作品办了一个画展,看到那些画作,王春华感慨:即便只是简单的画草地,也能看得出学生的进步,不仅形状和颜色更灵动,草地的质感和人的感受也有了细腻的表达。“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面对丰富、情境性的环境,领悟的程度完全不一样,不仅用色有了提升,也明显感觉到学生融入了很多心灵感悟在其中。”

 

遇见未来教育 这是一次探索

成都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刘晓虹也和学生呆在岛上。她发现,当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还原到真实的生活中时,他们就有了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比如:在小岛上,我们感觉舒服吗?岛上还有其他“居民”吗?我们的到来会给它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刘晓虹认为,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真正地与周围生活的环境建立连接,从而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果从来没有感受过自然之美,对自然的爱护从何而来?”

作为首批“未来学校联盟”成员,成都市实验小学一直在寻找什么是真正的未来教育。“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教育信息技术上时,走向自然,走向生活,却被我们忽略了。”王春华认为,未来教育,既可以是技术引领下的课程,也可以是自然情境下,孩子们自由、多元、创造性的表达。

小岛课程不仅是一次热闹的活动,也是实小对于未来教育的一次探索。“为了打破学校围墙的局限,李蓓校长提出了‘18亩+’的概念。”成都市实验小学办公室主任贺蓓说,把外场馆的学习加入进来,孩子可以在不一样的环境中开展“主题式”学习。

在“小岛课程”这样的主题式学习中,学科的壁垒被打破了。刘晓虹注意到孩子们的自然笔记中,文学、科学、美术、体育、人际交往的种种元素都融入进来,以自然为纽带,整个学科都贯穿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综合的样态。

“未来,孩子们的学习一定是多种样态的,在大自然、在博物馆、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学习是广泛存在的、流动的,孩子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都能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刘晓虹说。

而这次活动的发起人,是成都实验小学一群有着先锋探索精神的一线老师。来自各个学科的10位老师,因为志同道合而聚在一起组成“雅园教师创社团”。小岛课程从拟方案到最后实施,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老师们多次踩点,反复修改方案,保证了在与相关机构的合作中,老师对课程的主导性,也保证了课程从教育的视角,给予孩子们不一样的视野、启迪和拓展。

刘晓虹透露,“雅园教师创社团”因为“小岛课程”的契机而产生,但不会是一种临时性的方式。教师社团研发课程的方式将会固化下来,成为学校的主题式、项目式课程的研发机构。

 

 

记者手记

热情+能力,让小岛课程成为研学旅行的范例

采访中,刘晓虹提到,“雅园教师创社团”中,有老师为了踩点,天黑了才从位于成都南郊的小岛回到自己在西郊的家。

老师们的热情,开发课程中自主自愿的状态,为了实现教育的理想状态不断追寻的专业修养,都让刘晓虹感动,他们已经把学校“实验研究、辅导地方”的使命融入到具体的课程开发之中。正是老师的坚持,学校的推动,让“小岛课程”不会是孤本,还将有很多延续、生长的可能性。

一次活动,跟一项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活动往往着眼于眼前,更注重形式上的有趣、多样。但课程却需要多维目标、有序列、有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开发。小岛课程这样的主题活动课,考验的是老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今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再一次从国家层面对研学旅行进行倡导。研学旅行自提出以来,各地始终没有全面铺开,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压力、经费困难、人员不足等原因,还有一个被忽视的因素,就是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各式各样的户外活动、户外课程已然不少见,甚至出国游学也在很多国际学校欣欣向荣,但真正能够实现研学旅行的意义的课程屈指可数。当学校和校外机构合作时,教育的主导性在哪里,教师的专业性在哪里,或许成都实验小学的小岛课程给出了一个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