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24期(总第3672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拒当“假父母”,为孩子维护爱的权益
实习生 王一丹 秦小涵
《教育导报》2022年第24期(总第3672期) 导报一版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作为消费者,我们日常总会遇见各种各样的“烦心事”,虚假宣传、电信诈骗等等……遇到这些,父母们都知道要用正当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可谁又知道,作为孩子,他们可能也想要“维权”——向不负责任的父母说“不”!

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身边的“假父母”们,为孩子们维护爱的权益。

“假陪伴”

缺乏与孩子心的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来自家庭的陪伴和教育,对孩子整个人格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有一些陪伴却是“假”的。

神游式陪伴:有的父母表面上陪在孩子身边,但实际上心里想的、关心的完全和孩子无关。这种陪伴也被称为“身在曹营心在汉”式陪伴,即表面上看着家长是在陪着孩子,但实际上,可能是在想工作、朋友,甚至是球赛、八卦新闻。

201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97%的家长愿意花时间陪娃,但是基本都不是全情投入,47 .6%人会一边做家务,一边“陪娃”,38 .4%的家长一边玩手机一边“陪娃”。这种“神游物外”式的陪伴方式,日积月累之后,只会让孩子变得没有安全感,然后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电子式陪伴: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 5G时代的来临,随处可见拿着手机的大人和孩子。“假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间隙,也要刷刷抖音或者快手;更有甚者,为了让孩子安静,让自己清静,直接把手机、平板丢给孩子玩。久而久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家人的相处和沟通都悄悄地被别的东西取代,很多人抱着手机乐呵呵,和家人沟通交流却冷冰冰,感觉手机才是“亲人”。“假父母”把电子产品当保姆,把孩子托管,孩子只能和电子产品一起玩耍,于是孩子们把电子产品当最亲密的伙伴,沉溺于手机、ipad、电视等不可自拔,患上“电子产品孤独症”。

高压式陪伴:有的父母在陪孩子做作业时,坐在旁边直勾勾地盯着,孩子一“出错”就指正,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试问:谁不紧张呢?就好像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站在旁边看你答题,你还能自如的思考吗?这种高压之下,显然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还会把气氛搞得紧张兮兮,孩子和家长都不舒服。

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对于某些作业和试题的回答就会产生偏差。也许本来是会做的题,却会答错。这种陪伴还会让孩子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当遇到不会做的作业时,正常状态应该是先自己解决,独立找到解题思路。但父母的陪伴,会让孩子过于依赖,只要不会,就想要求助。

“假关爱”

教育论感情不论道理

年纪还小、不懂事成为了一部分“假父母”为孩子犯错找的借口。“他还是个小孩子呢!”这句话看起来充满了父母的爱,实际上成为了孩子成长路上的最大阻碍。

家庭需要充满爱,但是家庭教育不能只讲感情,不讲道理。因为爱不能代替规则,成为衡量对错的标准。学校是每个孩子走进社会前必经的“缓冲地带”,在这里,孩子们不仅掌握知识技能,也逐渐学会如何与人协作,如何与人相处。当孩子走进学校,和老师同学在一起,他就需要接受集体的规则。

然而,当孩子们在学校“受了委屈”,有不少父母“怜子心切”,不分青红皂白就觉得是自己的孩子没有错,都是别人的错。“他们都欺负我孩子!”在抱怨中,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的老师同学成了家长的假想敌。

孩子成长的路途,就是不断学会为自己负责的过程。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不可避免地犯大大小小的错误,而真正的好父母是一步步引导孩子明白责任的重要性,而不是盲目地冲上去替他抗下责任,为他的错误找一个“年纪还小”的借口。

要知道,“小孩子”只有通过为自己负责,才能长成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人。

“假教养”

管生不管教父母“躺平”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不少父母忙于工作,让孩子长期与祖辈一起生活,这其中不仅有需要外出打工的父母,还有许多本身就在家乡工作的人。

“孩子自己成长就行了,他以后怎么样家长也帮不上忙。”这成为了一部分“假父母”不负责任的托辞,这样不仅不利于家庭的建设,对孩子的影响更是很大的。

生养与教育对于父母来说,是同样重要的责任。孩子的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的物质条件支持,情感的陪伴和关怀也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当孩子处于青少年叛逆期时,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引导。爷爷奶奶和孩子的年龄差距太大,难以真正关怀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孩子起到教导作用,而来自“隔辈”的宠爱,往往更让孩子在行为上无法无天,心理上乖戾孤僻。

因此,祖辈的“爱”,不能取代父母的“教”;物质上的弥补,不能填补情感上的空位。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老师。父母心理上的“冷漠管教”容易造成孩子价值观缺失的“六神无主”。

试问,如果父母“躺平”,谁来教孩子走路?别让父母一时的懒惰,造成孩子成长的遗憾。

“假沟通”

不尊重孩子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存在,有着独立的人格和追求,而不是家长的附属品。然而,“假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只会发号施令,提出条件,用命令的口气逼着孩子听话,而且每天都在重复唠叨同样的话,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那个人”,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他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这样的“假父母”是在牺牲孩子的感受,来维持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的人设:“看,我教育的孩子多听话,我多有面子!”这种教育方式,表面看是让孩子听话,其实在扼杀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失去自己独立的思想,越来越懦弱、自卑。

用父母的权威强行培养成听话的孩子,势必会成长为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甚至没有出息的人,这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失败。听话教育,只会害了孩子。

与其强迫孩子听话,不如教会孩子表达。如果父母蹲下来,用心聆听孩子的内心,让他感受到你的爱,教会他做事的规则,与他一起探讨正确的方法,并且以身作则,相信效果会好很多。

家长应该明白孩子只是生命的延续,并不是父母未能实现梦想的寄托,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是独一无二的精彩过程。家长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却让孩子为自己的梦想负责,这其实是对自己人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2021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们国家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新法倡导这9种教育方法——

        1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2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作用

        3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4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5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6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7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8互相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9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未成年人参与相关家庭事务的权利,合理运用以上方式方法。

希望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目标,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别做“假父母”,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