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25期(总第3673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有效实施混龄活动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成都市高新区石羊第七幼儿园 庞玥
《教育导报》2022年第25期(总第3673期) 导报三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帮助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这是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明确要求。

混龄教育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技能发展有重要影响。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帮助、合作、分享、谦让、对他人负责及良好的角色扮演等行为。研究表明,由于幼儿心理具有由被动向主动发展的特点,使得其亲社会行为的技能发展是一个熏陶、感染与模仿学习的过程。儿童约有60%的亲社会性行为是来自同伴。因此,混龄同伴群体作为其生活的一个特定的环境,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实现提供了更有利的机会。在一个有机会和被希望去帮助、照顾年幼儿童的文化环境里,孩子的亲社会性行为更容易获得发展和提高。

一、混龄活动研究的意义

通过测评数据分析、个案观察,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具体表现在:有部分幼儿不愿意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出现攻击性行为、缺乏自信、内敛、不会关心别人、以自我为中心等。

1 .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当代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自我意识较强、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等问题。混龄班能弥补独生子女交往环境的局限性,让他们体会到各个年龄段的想法。一个孩子进入混龄班,从一个被照顾的小朋友,逐渐成长为照顾别人的大哥哥大姐姐,社会角色从一个学习者演变成一个“小大人”,他知道其他小朋友在想什么,他积累了多层次的社交经验,不断地适应和接受自己的新角色。幼儿只有在与伙伴进行交往和沟通的过程中,才能够获得自我认同感。

2 .降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当幼儿面对冲突情境时所能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非常有限,从而选择简单粗暴的武力手段。一般情况下,如果能想出很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他们就不会倾向于使用武力。教师通过讲解、讨论和榜样示范等方式,教给幼儿人际交往的规范和技巧,正确对待和解决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3 .提升幼儿社会交往的自信心。幼儿缺乏自信的主要表现有:怕生、怯场的情况。缺乏自信的幼儿刚入园时,常常显得胆怯,主要表现为哭闹不安等。这类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都比较弱,在集体中不敢表露真实想法,说话声音小,不敢直视老师,也不敢拒绝别人的任何要求。同时,他们害怕引起别人的注意,喜欢独处,遇到困难也不会告诉老师。开展混龄活动,主要采用“小组式”和“一带一式”:让大龄幼儿牵着小龄幼儿的手玩或者保护小龄幼儿,大龄幼儿会无意识地承担一些大人的任务,而比较小龄幼儿会自然学习到大龄幼儿同伴相处的方法。

4 .提升教师混龄活动的观察能力。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能根据幼儿的行为,了解其背后的认知、能力与情感等。幼儿是天生的表演家,教师需要认真观察混龄班级幼儿的表情,并解读幼儿的表情,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幼儿园混龄活动的具体实施

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混龄活动研究计划安排,混龄活动的进程分为:认识期——熟悉期——磨合期——灵活期,让幼儿每次活动中都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同伴进行活动。

1 .组成混龄班级。我们对中小班全体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在每个年龄段,选取幼儿社会性发展最好的班级和相对较弱的班级进行试点,小班 P1、 P4中班 PK2、 PK4为试点班级。再将这4个试点班级的幼儿根据评估结果从能、基本能、尚需努力中抽取3人组成混龄实验班P1班9人和 PK2班9人为混龄实验一班, P4班9人和 PK4班9人为混龄实验二班。

2 .区分混龄班级的儿童。由于混龄一班、二班的幼儿都是来自不同的班级,这对老师在活动中对幼儿观察无疑是一个大难题,于是老师们将幼儿按照签到表编号,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专属号码。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只需要按照号码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记录。

3 .形成混龄活动教案。每次混龄活动前,老师要提前完成教案的设计,并以“3+1”的形式呈现活动目标。“3”是教学活动中的三维目标(认知、技能、情感);“1”是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目标。这样老师们知道按照目标来制订活动方案。

4 .制定混龄活动观察量表。观察量表是研究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混龄活动研究的重要手段。老师对量表的设计要根据不同的情境,一种混龄活动形成一套观察量表,并在使用过程中还会根据变化进行调整和修改。

5 .搭建混龄活动经验交流平台。在混龄研究的过程中,为加深教师对专业知识的巩固渗透、对研究经验的总结提炼,利用业余时间,为教师们提供了汇报交流、分享展示的平台,教师将自己研究过程中的点滴感悟、具体做法、面临的困惑、研究故事等,进行详细的分享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教师内化滋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促进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