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画院专职画家高晓笛建议让性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学校和家庭如何对孩子开展性教育又成为了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
其实,上世纪90年代起,学校“性教育”就已经融入国家和政府颁布的多项条例、纲要和标准中。社会和家庭对于性的态度也越发开明。人们对性保护的关注、性知识的普及、性关系的认知,也呈现更科学、更明朗之势。
去年“六一”,性教育首次入“法”,这是中国性教育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刻。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指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性教育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上升到法律高度,性教育进课堂也已有法可依。
学校性教育的推行,让“性”不再是禁忌,而是和语文、数学一样正常、合理的科学知识,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养成都有着重要作用。应教、应学,性教育却为何迟迟未全面进校园?
内容片面,是目前性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这种片面表现在,教育中对性知识的侧重以及对性关系、性别认知教育的忽视与缺失。为什么粉色代表女孩,蓝色代表男孩?为什么俗话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子是家里的擎天柱”,而非相反?为什么女孩应该留长发,男生应该留短发?……人们对生活中的性别规范习以为常,缺乏对规范中刻板印象的反思与探讨,性别教育的缺失导致偏见的固化,对孩子发展的限制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
因教育者认识不足,导致的因“性”施教成为当前性教育中的硬伤。2019年,成都一小学开设男女专属课的新闻冲上热搜,为了“纠正”男孩女孩的“性别错位”,该小学为二年级的学生开设了教女孩织毛衣,教男孩装汽车、造火箭的专属课程。精心设计的性别类型教育却反遭诟病,原因在于该学校落入了性别定型的陷阱,将生理性别类型化而非平等化,强调孩子男女有别,而非有教无类。
除此之外,目前,学校开展性教育的“三缺”也是硬伤。缺教材,缺乏标准化课程和高质量教材;缺人才,优质师资短缺的问题尚未解决;缺课时,缺失符合中国国情的、系统的课程设计。这些问题不解决,学校性教育的推行只能是纸上谈兵。
解决性教育开展难的问题不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看一次视频就可以解决的。对适龄青少年普及性教育,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而当务之急是如何进行科学的、专业的、系统化的性教育。
一方面,学校要起主导作用,承担起启蒙和引导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正如全国政协委员高晓笛指出的,要对教育行政及学校领导进行科学系统的性教育专题培训,将性教育的各个主题融入学科,编写进地方教材,以及培养和培训能胜任系统、科学性教育的师资。
另一方面,性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机构、家庭、社会教育同样不可或缺。性教育工作机构与学校应紧密合作,帮助学校提升教师的相关知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不避讳、勤关注、多帮助,积极参与到对孩子的性教育中。社会各界也应致力于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净化网络环境,提高社会治安水平,加强未成年人性保护,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