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的核心内容是:减少作业、减少学科类培训。从宏观上讲,“双减”是党和国家的人才战略决策,是育人方向的重大变革;从微观上讲,“双减”是教育评价的转型,是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这项重大举措,牵动无数个家庭,重塑着基础教育的生态。
巴州四小(又名“晏阳初实验小学”),巴中市唯一一所以晏阳初命名的学校,结合“晏阳初教育思想”下看待“双减”,体会更深。学校该如何提升质量,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回应国家、社会、家庭的期盼?学校该如何做出改变,以父母心爱学生、以工匠心做教育、以初心对事业?我们通过对学校管理模式、流程方法的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减负,增效提质”,让教育真正回到学校,回到教室,回到孩子的成长之中。
首先,“双减”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要抓好三个关系”,跑好“双减”“最后一公里”。一是抓“学校和家庭”。通过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召开线上线下家长会,大力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双减”政策,让学校和家庭同频共振,形成共识和合力。二是抓“教师和学生”。通过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探究和课后的督查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全员参与课后服务,多方面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三是抓“作业和培训”。主要是在作业的量和质上进行考核,制定了《作业管理细则》,专人挂包年级监管,教师优化作业设计,控制作业总量,做到对学生作业的全批全改。
落实“双减”,必须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不是深在知识难度上,要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上下功夫。为抓住这一核心和要害,学校管理者一方面要深入课堂,坚持听课议课、思课磨课,以思想和行动去引领教师;另一方面,不遗余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作业管理”方面,实施“基础+提升+拓展”的设计策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并对作业的“时间、内容、批改”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实行“一表一单一指南”,“一表”——作业内容一览表,规范各学科作业内容,做到当堂解惑、当堂消化,杜绝“课内损失课外补”的现象。“一单”——作业公示清单,实行每日一公示,每周一更新,控量保质。“一指南”——作业布置指南,明确作业形式与要求。
其次,学校要落实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具有“托管+拓展”的双重目的,不仅仅是为中小学生提供简单的“看护”服务,更是一项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工作。学校不仅对学生进行“托管”,还要进行“拓展”。对于“拓展”,主要是“双增”:增加学生“户外劳动、艺术体育”素质教育,让孩子身体有力量、大脑有力量;一增加学生接受体育和美育的课外培训,让孩子精神有力量、行动有力量。通过“双增”重塑教育之“质”,让孩子的成长“加质”、快乐“加倍”。学校对课后服务进行顶层设计,保证每天下午课后服务“1节课作业辅导和1节课兴趣拓展”。建立了静态托管和动态托管互补的“2+2”课后服务模式——每周前“2天”为静态托管,教师走班,学生以班为单位开展“静态课程”延时服务,涵盖个性阅读、书法美术、兴趣英语等课程。后“2天”为动态托管,学生走班,教师以社团为单位开展“动态课程”延时服务,包括篮球足球、器乐、演讲、舞蹈合唱、校园主播、科技创客等社团项目,其目的是让孩子用足天赋的能力,让孩子灵动起来;在管理上,学校每日有督查通报,期中有汇报展示,期末有评价反馈,将课后服务质量纳入师德师风和年度考核,确保“双减”落地落实。
最后,家校社联手保障“双减”落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大保障,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2021年,《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开启了“依法带娃”的时代。成功的教育,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家长一是要增加亲子陪伴的“高质度”。家长再忙也要陪伴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就是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让孩子的成长有自信、有底气,和父母一起做事很容易进入状态;二是要增加亲子阅读的饱和度。家长要鼓励孩子多阅读,而亲子阅读正是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之一,也增加了家里的书香气;三是要增加家校配合的“默契度”。老师负责用心教书,传授知识;家长负责育人,培养品质。
下一步,我们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双减”。一是“双减”工作与校园文化相融,唱响“晏阳初教育”,赋予“双减”文化内涵。二是“双减”工作与教师成长相融合。通过课题研究、教研沙龙、名师讲座、课堂展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让老师成为“教中有育,大爱无痕”教师。三是“双减”工作与学生成长相融合。通过升旗仪式、艺术体育、科技创新、阅读展示、综合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成为“成长有温度,生命有广度的现代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