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长中的“同盟军”,家校之间良好的沟通,能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在家校沟通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彼此之间都要经历一个互相磨合和适应的过程,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家长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避开沟通误区,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力量?来听听几位老师的经验之谈。
前阵子,因为扭伤脚收到了班上家长的一条问候微信,足足敲了600多字,字里行间满溢着推心置腹的问候。这位家长说她每次看到我在班级群里发的消息都会反复看几遍,孩子总是给他谈起“受伤”的数学老师,可是这位家长却坦白告知“出于不好意思和从小就怕老师的心理”,也不知道该怎么关心问候我,更不懂得怎样与我沟通才恰当。
无独有偶,一位孩子比较调皮,几位老师均反映孩子的习惯问题需要纠正,奈何因老师和家长的观念不同,老师三番五次“邀请”家长来学校交流。当这位家长第 N次被请来时,忍不住在教师办公室“大放厥词”,发表一通他认同的“教育理念”,引得办公室内一群老师“大眼瞪小眼”,不胜唏嘘。
作为教师,我们在家校沟通时,总是会遇到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家长。他可能会跟孩子一样“怵”老师;可能会自诩“专家”却眼高手低;还可能跟孩子一样“害羞”,羞于开口;更有可能不知道怎样把握跟老师沟通的“点”,什么时候该问,什么时候不该问,该具体沟通些什么内容……
作为从教20年的教师和新晋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双重身份,以上两位家长的言行,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家校沟通才是恰到好处的呢?
身心健康
家校沟通的头等要事
可能一些老师和家长会认为,家校沟通的话题里,主角无非就是“作业完成情况和学业水平高低”,其实不然。相比较而言,孩子“身心发展的现况”才更迫切,更应该借助家校沟通,建构“一百万级”的优先解决框架。何解?如果把孩子的核心价值比作1000000,那么“身心健康”就是最前面的那个“1”,孩子身心发展一旦出了问题,那“1000000”的价值就瞬间清零。
例如,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我发现一位女孩子,每当请她回答问题或者思考难题时,她的面部总会不自然地抽动。连续观察了几天,孩子的抽动行为一直继续且不受控制地进行,于是第一时间反馈给家长。家长收到反馈后,既感激又焦虑。我建议他们去找正规的医院相关科室咨询及治疗,同时会请学校这边全力配合医生治疗,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结果家长带孩子求医后,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在学校和家里都让孩子感受不到任何压力,过了不久,孩子就痊愈了,再也没有出现抽动现象。这件事让我想到了关于心理健康方面常提到的一句话“一吨的治疗,比不上一克的预防”。
因此,我们主张在家校沟通的内容上,老师和家长优先沟通的并非学生的学业情况,而是要优先沟通有关孩子身心健康方面的情况。
正面分享
家校沟通的定海神针
自“双减”工作推进以来,一些家长从“培训班内卷”,直接分流为“亲自上阵卷”“躺平被内卷”等情况。面对这些家长的焦虑,有经验的老师会通过班级 QQ群或微信群,来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不定期但高频次地在群里分享孩子在文化、体育锻炼、劳动、读书等各方面的优秀作业,此举让更多的家长看到:不同的项目都会有不同的“牛娃”,每个孩子都有各自展示的平台,花开数朵,各美其美。同时,一些老师还会潜移默化地把该项作业的“班级最高标准”呈现在全体家长面前,正面示范,让“标高不够”的家长适当地调整自己对孩子的要求,也避免“标准甚高”的家长用力过猛。
正面分享展示,精准锚定不同孩子的学业和习惯成长“标准”,避免家长“盲目内卷”,才能促进家校沟通中的标准共建。
共情
家校沟通的不二法宝
家校沟通中,老师和家长需要相互做到“共情”二字,这是实现有效沟通不二法宝。老师要充分理解不同家庭文化背景下风格各异的育儿理念,不宜用同一套“育儿标准”来指导每一位家长,切实体会不同职业家长的难处,特别是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指导与理解。家长也要充分支持和理解老师在班级授课管理制下的管理不易,毕竟老师在关注全体学生时,通常能比较客观地看到孩子习惯养成、学业提升等方面需要改进的方向。当家长接到老师的“主动约谈”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如果不是典型问题一般不会上升到“邀约”的程度,因此,家长一定要积极前往学校,与老师及时沟通,请教或共同探讨家校协作的方法,及时解决问题。也可以抓住恰当的时期(学期过半时、孩子阶段进步时、阶段待提升、突发事件等时期),以电话、微信或提前约定面谈等形式,及时和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近况。
当老师和家长都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沟通,达成育人理念上的“求大同存小异”,就比较容易架起家校沟通的“共情”之桥。
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我们期待每一位陪伴着孩子成长的“合伙人”,能够培养“要事优先”的洞察力,正面、多元确定不同阶段的成长标准,提升家校沟通的“共情”力,实现恰到好处的科学从教、智慧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