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兴方
下午放学后,学生在教室里扫地、摆桌子,还有两名男生在擦黑板。他们发现黑板下面的槽内有粉笔灰,想把灰弄出来,两名男生鼓起腮帮子,靠近黑板槽,猛地一吹,迅速后撤。噗的一声,粉笔灰被从槽内吹出来,洋洋洒洒。后撤不及时,衣服“遭殃”了,甚至连头部也“粉妆素裹”了。
我忙叫停他们,建议用湿布把粉笔灰蘸”出来。槽,三指宽,做起来很别扭。槽中间还有一条细沟,宽三四毫米,深约五毫米,里面的粉笔灰弄不出来。
怎么办?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我让他俩回家,想一想有什么简单易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天早上,两名男生带来一根装修用的 PVC塑料管,半米来长,他俩高兴地告诉我,用塑料管能把槽内细沟里的粉笔灰吹出来,还不会弄脏衣服。我也很高兴,让他俩示范。
真的管用。问题又来了,粉笔灰被吹起后,又粘在槽内和黑板底边上,还有的飘落在地面上。
我提出这个问题,问学生如何解决,下午夕会上商讨。
夕会上,负责擦黑板的同学兴冲冲地告诉我找到办法了。上来两名男生,还拎着方便袋,说要演示一下。方便袋内是几块湿抹布。一名男生拿塑料管,另一名把湿抹布罩在槽上。一边罩抹布,一边吹,配合默契。更妙的是,没见有粉笔灰飘出来。他俩一解释,我们明白了:粉笔灰被吹起来,都粘在湿抹布上;只要抹布罩得严实,粉笔灰就不会四处飘飞。
我带头为他俩的创意鼓掌。他俩得意地回位了。一名女生拿出一小团棉线走上来,扯出一节,说:“老师,我不知道槽内的那条细沟设计有什么意图,但给我们清理粉笔灰带来麻烦,现在用这棉线塞在细沟里,倒可以省不少时间。”说着,用手一拉棉线,对准槽内的细沟,手一压,棉线正好填满细沟。
没想到,这名女生的心思这么缜密,难题又解决了。教室里自然又是一片掌声。
课间就有同学来“试吹”。我制止了,规定这项“福利”只能由值日生来领取,其他同学不准“插嘴”。
值日生们高兴了。为了能“过把嘴瘾”,每天的值日工作可认真了。先吹粉笔槽,后擦槽外边,黑板周围硬是收拾得干干净净。
一节 PVC管,几块湿抹布,满足了孩子们的“吹”心和“玩”心,也吹出了工作的责任心。更为重要的是,这完全是班级“群策”的结果呀!其实,班级工作中,只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有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办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云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