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120期(总第301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美好的教育,值得用心书写
《教育导报》2016年第120期(总第3017期) 导报三版

热点关注

回顾2016年的课堂和研讨,我们以什么样的关键词来总结?梳理年度教研大事,或直面困惑,或充满希冀。这些有关教育教学的热点话题成为一个个风向标,为学校改革和教师成长指明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提出,将引领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多个教育环节的变革,为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的同时,也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今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发布,我们及时跟进,策划了“聚焦‘核心素养’”系列报道,从专家解读、学校实践等角度理清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上。

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后,我们特别推出“核心素养”特刊,从顶层设计、实践行动和学科落实3方面,呈现了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以及四川本地专家、校长的真知灼见,并关注区域和学校实践,探寻核心素养落地的方法和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创新空间和实践引导,使教学改革找到更加清晰、明确的路径。

关键词:新高考

今年,随着《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等高考改革政策的相继出台,我省新高考的轮廓逐渐清晰。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如何发展?高校招生会受何影响?人才培养模式会发生什么变化?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享的高考改革第一手资讯以及川浙沪校长对话,为师生和家长提供了最前沿和专业的信息。我们还以四川省棠湖中学、浙江省海宁市高级中学的“选课走班”教学形态变革为蓝本,带来“新高考”改革先行学校的经验和思考,剖析问题,直面困惑,为学校和老师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

《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的出台,明确了我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最基本的、必要的共性考察重点内容,并具体阐述了每项内容的重点关注项目。

综合素质评价从关注“冷冰冰的分”到“活生生的人”,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本报对《实施办法》进行了全面、清晰而深入地解读,帮助校长、老师们理解并更好地运用综合素质评价,实现知行合一。

关键词:新教师成长

新教师入职的1—3年,所形成的对教育、学校、职业的理解、态度,以及教育教学技能和习惯,会影响其职业生涯的始终。因此,为新教师指明成长方向尤为重要。

学校该给新教师提供哪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我们邀请管理者和教师现身说法。要让新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变,除了精心设计新教师的培训、学习与训练方案之外,最重要是培养新教师的“职业认同”,让他们带着信心、能力和智慧,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

关键词:未来学校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学校”成为教育界的热词,诸多学校也将教育改革中的多样化尝试与未来学校接轨。

未来学校应该是怎样的形态?环境布局再造、课程模式再造和师生角色再造是专家学者给出的答案。未来学校将打破教室概念,通过信息技术建构起一个学习场。未来学校中,固定学科将被学科融合代替,学习方式也将从你教我学变成共同学习,大数据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评价体系中。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

去年底,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

创新创业课开起来容易,上好难。高校创新创业课应该怎么教才能保证质量?本报记者走访了多所高校,对其开设的创新创业课进行了调查和了解,受学生欢迎的创新创业课多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项目化教学方式,注重课堂与校园实践训练、社会实践项目相结合的模式。

新锐探索

一些区域和学校对教育的追求与探索,总是不走寻常路。这些有理想、有情怀、有勇气的教育人,在一次次摸索和创新中,不断寻找着最具价值的教研路径,赋予我们无限的期待和惊喜。

全课程融合

秋季新学期,成都市双林小学一年级课本数量从9减到5,开发了“阅读与生活”“思维与科创”“等5门“馨”课程,通过“全课程整合”,实现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本报记者两次走进双林小学,探寻学科整合背后的故事。“全课程整合”不是单纯的课程加减,而是通过课程的综合变革,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生态。

数据分析师培训

在未来学校,数据分析能力将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看懂数据背后的意义,并及时作出教育教学上的调整,成为教师的新课题。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举办了我省首个教育数据分析师培训班。教师增加了数据分析能力,使信息化教育获得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

学业发展增值性评价

学业评价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一种动力系统。在学校的顶层设计中,如何开展学业评价才能更好地将外在的促进动力转换成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

成都市石室小学开展的《小学生学业发展增值性评价的实践探索》课题研究,探讨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4个学科的学业增值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学业发展的增值性评价,使每个学生成为自己学业评价的主人。

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

为了推动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西南财经大学设立了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有了这个委员会,对如何持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如何深入实施本科课程教学助理改革等问题进行讨论、决定的不再是老师,而是来自各个学院的本科大学生。

作为全国率先成立的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西南财经大学的探索健全和加强了本科生课程教学质量体系,打破了“以知识传递为重点、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的教学范式,彰显了现代课程教学的学术性、民主性和协作性。

学院制改革

高考改革方案,从教育理念的更新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再到建立新的教学组织形态和制定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都进一步加速了高中课程改革的脚步。

宜宾一中打破以年级为单位的教学模式,探索高中“学院制”,成立以学科特长生为主体的“硕翰学院”、以艺术生为主体的“艺术学院”等,并实行“教学责任承包制”。“学院制”探索通过“因人定教”的方式,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实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新都一中开展的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课题研究为支撑,以实验研究法为手段,创新课程体系,采取以学术活动为载体的培养方式,提升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学校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学术培养课程、学术活动、学术情意三大支撑入手,建构起学术基础课程、学术拓展课程、学术情意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探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和模式。课题获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