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34期(总第368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多方聚力,促“双减”走深走实
■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中心小学 李宏龙
聚焦“双减” 落地 理论·实践《教育导报》2022年第34期(总第3682期) 导报三版

■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中心小学 李宏龙

“双减”实施以来,教育生态得到扭转,校外培训机构得以规范管理,学生额外负担明显减轻;课后延时服务全面铺开,减负提质成为了学校教学的新样态。虽然“双减”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部分家长难以转变唯分数”评价的顽瘴痼疾,“培优补差”仍有生存空间;课堂教学效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学校延时服务的课程设置有待最优化,延时辅导的收费、教师延时待遇分配、教师减负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如何推动“双减”形成社会共识,实现“双减”的初衷,仍需要各方聚力。

一、教育主管部门在建立长效机制上聚力

为了“双减”能走深走实,教育主管部门应结合中办、国办落实“双减”的文件精神,落实五育并举,以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目标,对“双减”实施中凸显的问题,建立长效机制,以便更好调控“双减”落实情况,健全教育新生态。一是营造宣传引导机制,引领社会形成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共识,真正落实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五项管理”,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二是建立落实双减”的督导机制,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督与管理,对学科培训“苗头”严厉制约。同时加强监督学校延时服务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学生、家长的需求;督促学校是否结合学生实际建立健全作业管理制度,校本研修是否有效为学校落实“双减”赋能,督导学校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益,提升育人质量的长效机机制,促进“双减”落地。

二、学校在校本研修上聚力

“双减”后,学生的学习回归了校园,学校要站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高度,根据教育规律,以校本研修为抓手,不断探索符合生情、师情、校情的校本研修,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课后延时服务的全面铺开,学校要合理挖掘课程资源,开设更多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需要更多的复合型教师。学校不仅要加强教师课程开发力、领导力和执行力研究,还得加强跨学科、跨年龄、跨专业、跨年段的跨界校本研修,培养更多的跨学科复合型教师。其次,学校要探索多元评价机制,加强课堂有效性研究,着力提升课堂效益,避免学生课余到校外“开小灶”。另外,学校还要加强作业的“质”与“量”的研究,构建适合学情的具有个性化、层次性、实践性、可选择性的习题库,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落实减负增效。再次,学校要结合师生实际,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激活学生学习潜能,探索适合本校学生落实“双减”的方法、路径,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益,让学校校本研修为“双减”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在提高课堂效益上聚力

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提升课堂效益,落实“双减”的关键。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教好教透,让学生在课堂上“吃好”“吃饱”,才能满足学生需求。课前,教师领会课程标准,精心评判学情,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设计项目化学习方案,设计好驱动性问题,预设项目化学习成果,研究评价机制和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课中,教师根据学生个性特质、学情等形成项目学习小组,师生共同拟定项目化学习探究的计划,小组成员依据探究计划,利用驱动性问题,实施合作探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充分思考,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视、点拨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师生多元评价,激活学习潜能,实现“要我学”转向“我要学”。课后,教师指导学生对项目化学习成果进行整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结合生活实际内化运用。同时,教师改变原来的“广撒网,多敛鱼”的题海训练战术。根据学生的年段目标和年龄特征,紧扣课堂知识点,精心设计少而精的具有基础和延展两部分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举一反三,练在点上,保证低耗高效。通过对项目化学习成果的运用和作业的针对性练习,教师能更好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跟进做好准备。教师针对不同学科在课堂效益上聚力,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真正实现课堂提质,为“双减”落地赋能。

四、家长在转变观念上聚力

据《中国青年报》就“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教育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受传统观念、教育背景差异和社会竞争、供需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双减”实施后,校外学科培训的取缔,中高考仍然以分数论高低,有6 .5%的家长反而加大了教育焦虑,38 .4%的家长表示缓解一点。家长是“双减”落实的主体,“双减”要真正落地,只有家长疏解教育焦虑。首先,家长要在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素养上聚力。家长要从主观意识上,认清加入教育“内卷”对家庭负担,对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家长从思想上真正转变“唯分数”“不输在起跑线上”的顽瘴痼疾,淡化名校情结,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就业观,不盲目跟风,在行动上“躺平”。其次,家长要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导向,在全面履职上聚力。“双减”下,家长担负起减负的责任,节假日不把孩子送到校外进行学科“加餐”。当孩子的课余生活回归了家庭后,家长要补好缺位,根据孩子的个性特长、爱好,与孩子一道参加体育锻炼、家务劳动或者亲子阅读、写作甚至深入社区参加实践活动,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生活,接触自然,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知识,学会学习。

“双减”的实施是为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双减”走深走实,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突出综合治理,寻求行之有效的方式,提升教育质量,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保障教育的均衡与公平,更需要各方在机制、认识、效率上聚力。

亲近自然  苗青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