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37期(总第3685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阅读为基:筑牢教师共同体
■刘勇
话题《教育导报》2022年第37期(总第3685期) 导报三版

■刘勇

文化,是教育教研的灵魂;阅读,是文化建设的核心。

教师共同体如何培养卓越教师?要找到教师成长的核心环节,即专业成长的大概念和大任务:一是寻找卓越教师成长的共同基因,二是探索卓越教师成长的实践智慧。基于阅读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以读聚人、以读化人、以读育人,达成“从学问走向文化”的成长新取向。

人类文明源远流长,保存智慧的手段一是实物,二是书籍。阅读,不仅仅是吸收信息或获取知识,更是人类利用文字符号理解自我和建构世界的不二路径。如赫尔岑所言:“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的精神上的遗训。”每一位教师个性迥异、风格无二,为何阅读可以成为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路径?法国著名脑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在《脑与阅读》中指出:“在阅读方面,他们的脑并无太大差异,因此阅读学习的生理机制和学习顺序也大体相似。”基于主题的读书,是最好的研究与修行,从单篇阅读到群文阅读,从整本书阅读到群书阅读。读书引领着我们向着不朽跋涉,达人达己,成为教育的“大先生”。

◆以读聚人——

在具身与沉浸中唤醒与体验

如何激发教师的阅读动力?在阅读过程中,建立“在阅读中”的期待,唤醒“在阅读中”的状态,体验“在阅读中”的实效,让他们成为自己的“阅读舵手”,形成沉浸其中的“阅读链条”,达成英镑上所印简·奥斯汀名言“阅读是最有趣的爱好”之共识。

如何让教师沉浸于书籍中?一是走进图书馆或将学习的地方打造成图书馆,二是进行阅读分享和好书推荐。图书馆,学校阅览室等,都是阅读的好去处;阅读分享、好书推荐,都是对话的好办法,它们让人有具身阅读的体验,更容易有沉浸阅读的效果。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都应当是我们案头的必读之书。只有如此,方能把握学科核心,积淀人文底蕴,丰富精神世界;这样的教师,其课堂才能剑指“关键能力”,培养“必备品质”。

梁启超在《读书指南》中指出:“生当今日而读古书,头一件,苦于引不起兴味来;第二件,苦于没有许多时间向浩如烟海的书丛中埋头钻研;第三件,就令耐烦费时日勉强读去,也苦难得其要领。”这种现象,今天仍大量存在。两年来,我们开展了4次“共享阅读会”活动,阅读了蒋勋的《美的沉思》,约翰·哈蒂的《可见的学习:对800多项关于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的综合报告》,温儒敏的《温儒敏谈读书》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岛上书店》扉页上的这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阅读中,可以慢嗅书籍的氤氲芬芳,享受思想碰撞的精神大餐。

◆以读化人——

在共读与自读中同化与顺应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如何以读化人?形式上多开展读书沙龙,内容上多开展群书阅读。在共读与自读中,实现阅读的同化与顺应,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精神内蕴与文化体系,成为真正的“读书人”与“教书人”。

读读《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读读陶行知、张伯苓、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学会发掘、阐释、融汇,感悟其治学历程、治学习惯、阅读趣味,感受其穿越时空的非凡远见、透彻洞见和独特创见,吸纳其深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学习共同体,就是在读书、读人、读己中达到“书养”、“他引”、“我悟”,从而突破自己,实现专业的第二次成长。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指出:“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在阅读中,要形成阅读自觉,促进每一位成员同化与顺应,从而摆脱“内卷困境”和“高原现象”。学习共同体的阅读,还要克服三大弊端:一是“二元对立”现象,二是“惰性思维”习惯,三是“经验茧房”危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指出:“学习既是过程,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果;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个人努力,也是集体努力。学习是由环境决定的多方的现实存在。”由此可见,共读以卷入,自读以深入。

共读,应当更多地指向专业阅读。专业阅读强调理性与知性,强调广博与立体。我在成都市教师读书沙龙上提出“教育研究需要群书阅读”的观点,指出“中国重‘道’与‘悟’,西方重实证与技术,读书应当融通中西,为我所用”,并以《可见的学习》《非暴力沟通》《掌控习惯》三本书为例,形成阅读的逻辑体系“透析学习秘密、掌握沟通技巧、培养良好习惯”,并用中国汉字“见”“通”“掌”的甲骨文巧妙地为三本书画龙点睛。

自读,可以更多地指向个性阅读。我认为,要真正地读懂中国文化,必须阅读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典籍。阅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和曾仕强《易经的智慧》,阅读博大精深的《论语》和气势磅礴的《孟子》,阅读五千言的《道德经》和汪洋恣肆的《庄子》,阅读反复临帖的《心经》和反复揣摩的《坛经》,读读停停,停停读读,与先哲对话,从而获得智慧与经验。也只有如此,你才能走进中国人的文化根脉,理解苏轼、王阳明等为何受国人喜爱,也才能领悟金克木《书读完了》的内涵。

周国平认为“凡真正的哲学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更没有标准答案。”阅读的根本意义在于探寻,犹如《苏菲的世界》中小女孩苏菲对于“你是谁”和“世界从何而来”的问询。对教育真谛的探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是“螺旋式”抑或“波浪式”,其中的“跌落”和“波谷”都可能是在为“上升”和“波峰”做准备,关键是你要思考、实践和建构。

◆以读育人——

在实践与建模中转化与生成

阅读之后,我们可能多了一种“经验”(源自杜威的“一个经验”思想),在经验之上需要开展内部整合,从感知到建构,更需从建构到运用,在阅读输入与输出间融会共生,这样才能生成并内化为教育素养,成为“一个完整的经验”。

读书需三个字:博、专、达,广博需要系统阅读,专业需要读深读透,这是具备“T”型人才的两个坐标,通达才能融汇这“T”的横与竖,让广博的知识成为课堂的底色,让专业的理论成为教学的指南,从而达人达己。阅读《理想国》《爱弥尔》《民主主义与教育》,时光显得凝重而光亮,教育的思想从古至今,熠熠闪光,穿越了无穷黑暗的丛林和幽深的沼泽,闪烁着执迷不悟的应试怪圈和分数迷途。“雨果奖”获得者尼尔·盖曼说:“未来取决于图书馆、阅读和白日梦。”是的,最好的学校是图书馆的样子,最好的学习就是师生共读,最好的成长就是还可以做“白日梦”。

美国教育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特别强调“成长”,所谓成长就是教学生“如何识别”能够引导我们生活的思维模式。和学生一起阅读《草房子》,引导学生开展群书阅读,小说《青铜葵花》《蜻蜓眼》和《草房子》一起跨越了三十年,代表了作家对美的一致追求。为了引领学生读好小说,我又读了 E.M.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毕飞宇的《小说课》,苏童《小说是灵魂的逆光》和曹文轩的《小说门》。翻开《草房子》第一页:“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由此,展开了一个个注满苦难却无限美好的画面,来自于生命的“凝视”和来源于情义的“美感”,冲撞着我们的视野,荡涤着我们的灵魂。如此知行合一、沉淀智慧,方能教学相长、以读化人。

浅阅读导致人的浅薄,深阅读成就人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上勉励广大教师当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在阅读的学习共同体中,我们要从“阅读者”变为“思想者”,更要转化为“引路人”。最好的引路是言传身教,著名教育理论家鲁洁在回忆其父亲鲁继曾时是这样描述的:“在我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就是呆在家里看书。”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他的课堂可能就只有“题海”而缺少“书山”,其生命状态、生命气象和生命境界无法引领学生,更无法实现“立德树人”的国家战略。

人间最美四月天,最是师生阅读时。基于阅读的教师共同体建设,就是让摇曳不息的文明之火永远燎原的最佳路径。

(作者系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刘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