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42期(总第3690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立德树人守初心 科技强国担使命
——记电子科技大学电磁辐射与散射教师团队
■实习生 张玥
聚焦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导报》2022年第42期(总第3690期) 导报二版

在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的大型电磁仿真平台夜以继日地运行着,常常在微波暗室里做着实验,在教研室里阅读国内外文献,在会议室讨论科研进度和前沿创新课题……他们在大家肉眼看不见的电磁空间领域,突破了一大批关键技术,为国家培养、输送一大批电子信息行业的栋梁之材。

这就是电子科技大学电磁辐射与散射教师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华为生产的4 G、5 G产品上,都可以看到我们团队成果的影子。”团队成员、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胡俊自豪地说。今年初,该团队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科研攻关,矢志报国

电磁辐射与散射的研究水平是衡量国家电子信息技术乃至高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象征。“兵为祖国守国门,我们要为国家坚守和发展自己的学科。”团队创建人聂在平如是说。

聂在平师承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院士和我国电波与天线学科的先行者谢处方教授。1987年,他远赴美国跟随国际著名的计算电磁学教授周永祖深造;1989年10月,他谢绝了导师的多次挽留和美国绿卡,怀着科技报国的理想,毅然回到祖国,回到电子科技大学,成为一名每个月只挣几十块钱的普通教师。

彼时的聂在平刚回国,对如何开展科研工作找不到头绪。恰逢此时中海油需要做电测井技术研究,他意识到,也许“上天无路”,但“入地有门”,那就是让电磁波技术应用到石油勘探测井中去。

带着势在必行的信念,聂在平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突破了电测井模型的精确高效建模这一关键技术,并成功研发出了非均匀地层电测井仪器系统。

聂在平及团队的成果,不仅打破了20世纪西方石油公司对中国技术的封锁和禁运,提升了我国电法测井仪器设计能力和测井解释的成效,更为社会和企业带来了显著效益。

聂在平为团队奠定了“科技报国,服务社会”的奋斗目标,他的“继承者”们,也不负期望,将此理念坚定地代代传承下去。

胡俊就继承了聂在平的理念。他在读博期间就意识到,电磁场领域的很多关键技术遭遇西方的技术封锁。“从长远考虑,我们必须研发出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胡俊说。

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数年的研究与探索,胡俊开发出了“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高效数值算法程序。这一程序是国内首例,也让他的团队成为了继美国伊利诺依大学之后首个系统掌握此项关键技术的队伍。

“我们团队长期坚持在先进阵列天线领域的学术前沿探索,部分方向在国际上都颇具影响力。”团队负责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仕文说。

育人育才,培养新时代国家栋梁

庞大而优质的人才队伍是这支团队的闪光点。在科研报国的同时,如何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电磁领域技术和科研人才?

“我们研究的领域长期遭遇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后又遇到新冠疫情,给国际交流带来不小阻力,但这并没有阻止我们同国外高水平专家和团队的联系和交流。”胡俊说,除了邀请海外专家线上授课,此前团队还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会议和竞赛,努力为学生提供去海内外高水平实验室实习的机会。

“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团队的实力和人才的培养,更要肩负起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电磁领域人才的责任,让更多人受惠于我们的成果。”胡俊认为,科研成果不应吝啬地藏着掖着,而是应该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共享。

2022年春季,团队举办了线上“计算电磁学讲习班”课程。虽然课程在过年期间进行,但仍然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的学生和老师。

科研之外,本科教学也是团队人才培养的重点。团队所有教授均参与到本科阶段的授课。其中,团队成员潘锦教授被评为四川省教学名师,他所教授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更是成了“香饽饽”,学生选他的课经常“一课难求”。目前,由潘锦牵头建设的“电磁场课程虚拟教研室”,被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中。

立德树人,高尚师德薪火相传

电磁辐射与散射教师团队是一支薪火相传的队伍。他们中不少成员由团队一手培养成才,后又在取得成果后回到团队从教,陈益凯就是这样的代表。

陈益凯本硕博均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杨仕文是他本科毕业设计的导师。获得保研资格后,陈益凯就一直跟着他搞科研。

“杨老师一直引导我紧追学术前沿。他告诉我,摸着石头过河虽然难度大,但是更容易形成自己的成果,也会有更多的人来追随你的研究。”陈益凯说,他也将导师传授于他的“勇于追新”精神注入到了自己的研究中。

2015年,陈益凯带着丰硕的研究成果回到母校任教。“杨仕文教授不仅指导了我的科学研究,更身体力行向我示范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导师。”陈益凯说。初为人师的陈益凯将导师的育人理念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落实到了行动上。

陈益凯的博士生苟悦文前两年曾遇到瓶颈,彼时读博近两年的她,还没有做出任何让自己满意的科研成果,“那段时间我很迷茫,一起进来的博士同学很多都发了高质量论文,但我还一筹莫展。”

“陈老师发现我状态不对,一个周末,他把我叫到学校的湖边散步,陪着我走了很久,才小心翼翼地询问我实验进度。”苟悦文回忆,陈益凯听后,结合她的研究情况,为她分析了问题症结,她渐渐地从不知所措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顺利发表了令自己满意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