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43期(总第3691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做特殊孩子的 守望者
■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书香中心小学李宏龙
教育叙事《教育导报》2022年第43期(总第3691期) 导报三版

■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书香中心小学李宏龙

近日,读到了江苏省泗洪上塘中学胡盼老师的一篇文章,作为偏远农村学校的老师,颇有所思。

特殊学生小 A是一位能说会道、聪明伶俐的孩子。父母离异,他一直由奶奶抚养。孩子沉迷手机,在校小错不断,每次犯错之后他都会及时地跑到办公室找胡老师,然后嬉皮笑脸地承认错误。在与小 A的聊天中,胡老师知道了小 A对家庭的看法和态度,究其一点是爸妈离婚缺少父爱母爱,自控能力太差。

新学期开学,小 A没有如期回到学校,胡老师三番五次去请,小 A才勉强同意回到学校。可是,回来不久就旧病复发。胡老师把小 A再次请到办公室促膝长谈。他只是淡淡地说:我什么都懂,我也知道你想要说什么话。我就是这样,家人都不管我,我知道你对我好。……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作为同行心有戚戚焉。想法设法把像小 A一样的特殊学生拉回来,是我们农村教育者应尽的责任。

第一,班主任要进行归因分析。人之初,性本善。”小 A本性不坏,对自己的缺点认识到位——自控力不强。小 A最大的缺点是沉迷手机,意志消沉、自我放弃,主要成因是残缺的家庭带给他伤害,缺少父爱、母爱。

第二,转移注意力,真诚帮助。在偏远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的确很淡薄,作为班主任要根据《家庭教育促进法》给家长讲清家校合作育人的重要性,讲清如果孩子不学习,影响的不仅是整个家庭,如果发展到不良地步还会对社会造成影响,要求家长不要放弃自己的孩子。班主任还要动员科任老师和同学,发现他的长处,通过注意力的方式,把他引到身心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

第三,让孩子得到爱。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偏远农村学校留守孩子更多,需要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倾情培养。课余时间,班主任可带着小 A进行休闲活动,给他父母般的关爱,让他找到爱的供给,让他体验生活,给他生活、学习的信心。

还有,学校要打开家校合作育人的新局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面对特殊学生,家校合育显得尤为重要。偏远农村家长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实施家校共育需要学校为家长赋能。通过调研家长现状,从家长认知出发,设计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家校共育课程,让家长成为家校共育的实施主体,促使家长作为教育孩子的主体意识觉醒,引导家长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融洽亲子关系。

作为老师,将一位误入歧途的孩子引向正道,就挽救了一个家庭。面对像小 A一样的特殊孩子,我们要从孩子、家长的实际出发,深入到孩子、家长的心中,用心灵去聆听他们急需的喃喃细语,做一名特殊学生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