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55期(总第3703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心怀敬畏,与孩子一起成长
记者 张文博
马渝根教授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四)《教育导报》2022年第55期(总第3703期) 导报一版

“从小到大,孩子的内心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父母提供的建议和帮助,是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近日,马渝根教授家庭教育年度系列讲座第四讲——《心怀敬畏,谨言慎行》,继续以做明智的家长为核心,跟家长们一起谈谈如何陪伴孩子成长,并首次提出敬畏的心态这个概念,作为父母只有心怀敬畏,谨言慎行,才可能与孩子守望相助,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为何要敬畏孩子?

基于对孩子个体生命的尊重和信任

“大家知道万物生长都有其自然之理,一旦违背了其成长规律就会事与愿违。同样,孩子成长的规律也是自然之法。”在马渝根看来,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存在着一个非常复杂的宇宙,它以无限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我们能看见的是孩子外在的生理上的变化,行为的变化以及情绪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根源来自于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庭教育的规律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但实际上,父母对于孩子内在的变化很难得以了解。“从小到大,他的内心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不清楚;当他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我们提供的建议和帮助,是不是他所需要的?”马渝根认为,知人者智不是一个表面的问题,需要基于对孩子个体生命真正的尊重和信任。对于这一点,如果父母认识得越深刻,越会对孩子感到敬畏,才能够体会到孩子内心世界的变化。

马渝根在多年的咨询和调研中发现,现在大部分父母对家庭教育非常重视,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讲座,做好了心理和知识技能上的准备,但他们还缺乏一样东西。缺乏什么?马渝根认为,很多父母缺乏对孩子的敬畏之心。“有家长疑惑了,作为父母还要敬畏孩子?”马渝根说,提出这种问题的家长其实是没有懂得敬畏的含义。

不少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天性、需求潜能、发展规律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究竟符不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给孩子今后人格的健康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马渝根举例,比如,有的父母不是很清楚怎样去教育孩子,以为自己是父母,天然懂得怎么教育孩子;还有的父母总以为孩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认为只要是为了孩子好,哪怕是训斥甚至打骂,都是理所当然。

适当的管教,无可厚非,惩戒也是不可缺少,但很多家长不敬畏到什么程度,每次遇到孩子犯错都大吼大叫,有的孩子被吓得一愣一愣的,有的孩子和父母对抗发脾气。孩子犯错是因为对事情的认知判断可能是错误的,如果父母不能理解他错误的判断,也就无法影响和让孩子了解他的错误。

敬畏心从何而来?

通过对孩子的爱、尊重和树立权威感获得

因此,马渝根强调,父母不能以成人的逻辑思维、认知方法去理解孩子的认知思维和逻辑方法。“没有敬畏,我们始终就搞不懂怎么教育孩子,说到底敬畏是父母读懂孩子的随身秘笈,是走进孩子内心,打开孩子心扉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掌握在父母的手里,这把钥匙就是敬畏。”

那么,敬畏心从何而来?马渝根认为,是通过父母对孩子的爱、尊重和树立权威感获得的。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起威信。在马渝根看来,有威信的父母更有力量,更容易让孩子在认知中感到幸福、信任和服从,父母教给孩子的行为准则,他也会逐渐遵守,并把它作为自己做事的底线。

谈到这里,马渝根告诉在座家长,敬畏心能够教给孩子不仅仅是做事的原则,还能让孩子树立对原则的界限感和敬畏心。“我们以敬畏之心让孩子懂得原则、规则界限,同时让孩子逐渐懂得界限、原则和规则。”马渝根说,当孩子懂得这样的规则后,就明白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存在于社会,怎么与人相处。

“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谈到众人口中的“熊孩子”,马渝根说,外面的世界不会轻易原谅无法无天的孩子,与其等待孩子将来被社会敲打得头破血流,不如从小教孩子有所敬畏,敬畏生命,敬畏成长,敬畏规则,心存敬畏。“要时刻保持一种怕的感觉。”马渝根指出,这个“怕”不是胆小怕事,也不是畏首畏尾,而是从内心深处的敬重。

只有心存敬畏,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不分心、不浮躁,保持内心的执著和亲近,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才会有所收获,缺乏敬畏之心的教育会让孩子的路越走越窄。

“意识到心存敬畏,这是父母亲的基本修养。”马渝根说,作为父母,没有敬畏之心,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难以进步。对很多父母亲而言,如果自我意识仍然处于淡漠随意,当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了偏差,将会后悔莫及。

怎么有效帮助?

关注孩子面对负面信息时的内心感受和想法

“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尊重和陪伴,导致他产生自卑与缺乏安全感,面对危机和困难不能勇敢面对,不能悦纳自己,在青春期出现回避、逃学、网瘾、叛逆等不良表现时,只要父母怀着敬畏的心态陪伴孩子成长,是能够及时弥补和纠偏的。”马渝根指出其中原因——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敏感的阶段之一,同时,青春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

和童年期相比,青春期的孩子会发生很多变化。比如,小时候听话的,青春期开始叛逆;小时候热情开朗的,青春期开始敏感忧郁,等等。种种变化反映出青春期孩子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他们需要来自父母的细致关怀和心理援助。

在此,马渝根指出,很多家长的帮助没有帮到点子上,导致基本无效。“他们关注发生的事情本身和孩子遇到的问题本身,更甚于孩子面对这些负面信息的内心感受和想法;他们关注孩子个别的挫折和错误行为,更甚于孩子大多数良好的行为和努力改变的心理。”

有的父母遇事比孩子还要着急,为什么?因为在他的思想中把这件事情看得太重,“时间那么短了,你还在做什么?”这是家长常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本身给孩子带来的是支持还是打击?“才考这么点分”“才做完这么几道题”这是追求完美主义的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也是孩子最不愿意听的。这些父母往往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无限夸大,或者老盯着一件事,不能换角度、换维度进行思考。

甚至于有的父母表面看起来对孩子容忍度极高,但其实毫无原则,毫无界限。比如,孩子考差了伤心哭泣时,父母一句轻飘飘的“没关系,不就是一次考试没考好吗?只要努力了就行。”没有去认真体察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背后是对自己的失望、对父母批评的害怕;也没有帮孩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在马渝根看来,以上这些表现统统都是无效帮助,他希望父母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反思自己——我是否难以容忍孩子的不同看法和意见?当孩子出现问题和错误的时候,我的处理方式是否太简单粗暴?我是否对孩子的感觉、情绪、反应漠然无视,没有时间、没有兴趣去耐心倾听?我认真思考过孩子面临的困难和处境吗?我和孩子的谈话会让孩子感到有所收获吗?会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和伤害吗?“怎么样在不同的阶段怀着敬畏的心态去陪伴孩子,帮助孩子成长,这是非常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马渝根总结道。

问答时间

Q:我家孩子今年初一,成绩在年级前30名,但我们总觉得他的学习行为、学习自觉性等这些方面应该可以做得再好一些,完全可以进入年级前10名,但他不愿意。我们平时上班也很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请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马渝根:第一,孩子现在才刚刚初一,已经处在全年级的30名之中,说明他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他对于学习本身的自我掌控是相当不错的。这个阶段把基础打牢比什么都重要,有坚实的基础,后期才能够厚积薄发。

孩子的回答表明了他的态度,我觉得非常好。他不愿意说明他理解取得好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好成绩也是有起伏的。他可以考到年级前30名,但不一定每次都能考到年级前10名。孩子对自我认知非常清晰,反倒是家长期望过高。

家长要知道孩子对他目前的学习现状是怎么思考的,更好,这只是你的期盼。在我看来,打好基础比更好还好。因为,刻意的精雕细琢是徒劳的,是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

Q:孩子现在12岁读六年级了,我们感觉他对父母不够信任,怎么办?孩子撒谎后,不承认怎么办?是否与信任有关。孩子一直渴望想拥有手机,我们该不该给他买?

马渝根:家长先和孩子聊一聊,看看是否自己不经意间让孩子产生了不信任的感觉,所以要去觉察自己的行为。孩子撒谎的问题,实际上是父母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不了解他真实的情况。当孩子意识到我错了,但是他怕父母生气,怕受到父母的指责,他想出一个东西来遮盖,父母没有敏锐地发现,他当然就会撒谎。因此,我们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坦诚、一定要真实,让孩子也建立起这个信念。

手机该不该买?学校有规定孩子不能带手机,但是父母可以跟孩子好好交流,询问他手机拿来干什么?并且告诉他为什么现在不能买手机。

Q:我家孩子经历了负面压力后,有些自暴自弃,比如不抓紧时间做事磨蹭,玩手机、看电视、拒绝交流,认为我们讲的都是“鸡汤”,可能是之前觉得他自我放松了,我们管教的方式有些严厉,以批评为主,是不是跟这些有很大的关系?

马渝根:负面压力之下自暴自弃的表现是不同的,父母首先要不带任何评价地去了解孩子现在真实的学习现状,不要用质疑的口吻说“你怎么这样”“你怎么成绩那么差”等等。

其次,问问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哪个是优势,哪个是劣势。当父母了解了这些以后,就要给孩子心理支持了,心理支持是什么?遇到这些情况,你愿不愿意改变?希不希望改变?你需要妈妈什么帮助?需要爸爸什么帮助?他可能一时想不起来,也不好提出来,但是你表明了态度,让他体会到你愿意去帮助他,愿意给他提供一些帮助,让他树立一个新的信念,我愿意去把这件事情搞好。

另外,在谈话过程中要注意,当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谁都会懈怠,谁都会出现这种状况,这是暂时的,没关系,要充分理解他的现状,不要把这个原因归结为他不好好学习。出现这种状况是可以理解的,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关键是我们怎么去看待它、转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