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实施的、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的责任和义务,如第十九条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职业教育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劳动教育”;第三十九条提出“职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职业体验、求职指导等就业创业服务,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在此背景下,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普教学校、职教学校如何切实肩负起“职业启蒙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的责任和义务?这场研讨会有不少“干货”。
6月30日,“职普联动推动中小学职业体验活动实施研讨会”在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举行。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分会主办,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龙泉驿区教育局承办。来自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杭州市、广州市、成都市等地教科研机构的专家、中职学校代表就“区域推进中小学职业体验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深度服务中小学生职业体验”“类型教育语境下的职普融通”等议题进行交流。普教、职教“双向奔赴”,合力为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和职业规划提供资源、设计课程、保障师资、建构体系提供思路和实践。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主任梁烜,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晓对专题发言进行点评,高度肯定各地教研机构和学校职普联动推进职业体验的实践做法。
◆区域推进——
四方联动职普融通
“区域内的中小学对劳动教育课程有迫切的需求,但在使用社会资源中也遇到了经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中小学自行研发课程,会受到场地和教师专业性的限制。我们抓住两个契机,一是职业教育学校有设备精良的实训基地和丰富师资的资源;二是北京中心城区的职业教育在招生规模减少的背景下,职业学校有意愿和中小学合作,释放其资源。”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书记姜婷以“四方联动职普融通——区域推进中小学职业体验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题进行了分享。
东城区确立了由青少年课外活动指导服务中心联动区教科院职业教育教研部门、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的“四方联动职普融通”的工作机制——课外活动指导服务中心负责整体运行,职教研部门提供专业保障,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小学沟通课程供给和需求、共同负责课程研发和实施工作。
在职普协同实施职业体验和劳动课程开发路径上,东城区形成了三类模式。
第一类,转型升级式,即职业学校课程再开发。在课程研发中,引导职教教师弱化原有课程中的专业技术内容,基于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将职业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入。在转型升级中,老师们开发了针对不同学段的分层次的课程,让学生充分体验职业的真实工作状态。比如,“书画装裱初体验课程”中,因故宫坐落在东城区,学生有机会体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职业要求和环境,感悟作为新时代青少年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和意义,启发其个人职业规划的初步思考。
第二类,同侪互助式,学科融合职业体验课程的开发。东城区的中小学占地面积不大,劳动实训室资源匮乏,中小学教师在某些专业知识上也有所欠缺。于是,中小学提出需求课题,职普建团队共同研发实施。比如,《跟我学理财》一课,以打造自己的“财富水库”为主线,结合数学、“道法”等学科要求,引导学生了解金融、经济常识,帮助学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理财习惯,了解职业岗位等。
第三类:工作室式。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以“名师”或“大师”作为主持人,由区域统筹配备课程导师、专业导师进行指导,工作室的成员由职普不同学段的教师组成。
目前,东城区已经形成区域职业体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依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形成旅游服务类、信息技术类等6个大类,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服装设计与工艺等10个专业的课程群,还在不断升级和扩充。参照《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课程目标,结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制定了总目标和分学段目标。
姜婷表示,职普融通目前还存在横向融通不够通畅、课程开发和实施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课程的育人功能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未来还需不断地拓展和优化。
◆直面难题——
探索一体化的路径设计和资源整合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应继慧以“深度服务中小学生职业体验的杭州探索”进行了交流分享。她说,综观全球,美、日、德、英等国早已把职业体验纳入国家政策框架或报告中,并逐步将其融入到国家教育体系,得到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重视,职业体验课程和职业体验活动成为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路径选择。杭州市探索一体化的路径设计和资源整合,进而开展职业体验教育研究。
“职业体验教育本身存在三大问题。”应继慧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综合治理,其次是体系尚未健全、最后是资源结构性短缺。通过系列研究,希望为全市学生建立一个职业体验联盟与管理平台、一系列分类分层职业体验项目、一群职业体验教育混合式师资、一批优质真实性实践体验基地、一家家优质职业体验研学机构。
如何有效统整现有优质职业体验教育资源是研究重点。应继慧介绍了一体化路径设计和资源整合中,“跨学段、跨类型、跨界域”的“普职融合、职成融合、产教融合”的三跨三融是重点,目的是突破年级学段壁垒、突破类型壁垒和校企壁垒,形成职业生涯体验教学体系。目前杭州已经举办了技能集市节;举行了首批、第二批、第三批职业体验基地分享推进会,并启动面向职业高中与中小学的职业体验供需调研;举行了职业体验项目设计大赛;启动优质职业体验课程遴选与孵化(23所学校、50个课程包)。
展望未来,应继慧提出目前在职普融通中还会遇到“缺乏经验、缺乏平台、缺乏深度、缺乏师资、缺乏机制”等难题,需要在实践中面对和解决。
◆跨界、启蒙与融合——
类型教育语境下的职普融通
上海松江开放大学书记、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校长张巨浪以“类型教育语境下的职普融通:跨界、启蒙与融合”为题交流了上海中职学校面向中小学开展职业体验的实践与思考。
“2006年,我们就开始暑期让中小学生走进职业学校,参观职业开放式实训中心。可喜的是,重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鼓励和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职业教育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作为职业教育主阵地,中职学校应该发挥排头兵的作用。”张巨浪说。
“中小学是学生认识自我、探索环境的重要阶段。”张巨浪认为,职业启蒙教育时间前移有两好处:一是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劳动价值观,并根据自身兴趣、能力进行职业选择;二是有助于职业教育体系向下延伸,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市目前有66所中职学校、95个开放实训中心、365个体验项目,超过10万人参加了职业体验教育。主要的内容有:每年4月是职业体验月;暑期小达人活动;每两年,上海市星光大赛的职业体验活动;教博会职业体验活动……通过多种职业实践活动项目的开展来发挥教育价值的个性化、启蒙性的职业教育。
体验项目的主要实施者是中职学校。以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为例,学校具有三个市级职业教育的开放式实训中心、数个区级开放实训中心,有双师型教师和企业的能工巧匠,为学生职业体验提供了好的资源条件。“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和体验课程,应该是两回事。要把学校优势的师资团队、设备先进的实训中心,转化为职业体验中心,还需要大量工作。要研判资源条件,分析学生特点,开发体验课程。”张巨浪说,职业体验活动具有“职业性”和“教育性”两大基本特征,要推动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基础教育开放,提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水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让所有的孩子走进一所职校,了解一种职业,培养一种兴趣。”张巨浪说,中职学校面向中小学和家长开放,正在逐步改变一些人的社会偏见,提高了职业教育的认可度、美誉度和吸引力;让青少年从选专业找工作“跟着感觉走”到“跟着理性走”;中职学生可以担任职业体验活动的志愿走,既增强了职业认同,也体验到了专业成就感。
研讨会上,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校长钟代文、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副校长黄国庭、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韦生键,分别介绍了各地各校关于职普联动推动职业体验实施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