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5期(总第3022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选课走班的一天
■本报记者 胡敏
《教育导报》2017年第5期(总第3022期) 导报二版
编前

2017年,省教育厅要求除甘孜、阿坝、凉山外的18个市必须启动至少一个学校的选课走班试点工作。去年,地处成都市双流区的棠湖中学第一个“吃螃蟹”,成为省内第一所尝试高中“选课走班”的学校。

记者曾问成都树德中学校长陈东永:“为什么选课走班没有发生在‘四七九’这样的名校,而是在一所县中?”陈东永坦言,“四七九”受到的关注太多,行事反而更为谨慎。

棠湖中学校长刘凯表示,这个决定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容易。2016年2月,春季开学即将搬入新校区之际,是否选课走班还悬而未决。刘凯非常犹豫,搬校区犹如搬家,必然造成混乱;选课走班是没有经历过的事,更混乱,两乱叠加该怎么办?

听说校长在犹豫,当天下午,十多个骨干教师“约谈”校长。刘凯把心中的疑虑都抛出来,见老师们准备得很充分,当场拍了板。

选课走班每走一步都会有问题,但老师们没有打退堂鼓,没有一个老师提出要退回去,大家群策群力。

“我要换老师!我要换行政班!这是我的权利!”就在不久前,一个学生问到教师朱元根的办公室,前来“提条件”。朱元根耐心听了学生经过深思熟虑的理由,给学生提了要求之后同意了。

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在变革的背景下,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为自己负责的意识都得到了激发。

本报已刊出《“选课走班”将教育引向何方?》等系列报道,聚焦省内外选课走班试点校的经验。这一期校事,我们从棠湖中学师生的一天切入,通过他们的视角,感受选课走班带来教学形态、管理机制等宏观变革之后,给身处其中的个体带来的变化。

【学生】

蒲诗雨:一个“优生”的蜕变

早上7:20,双流棠湖中学2018级10班学生蒲诗雨就来到了学校。选课走班近一年来,她的每一天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 Hi! Hi!”一路上,她遇到许多教学班以及导师班的同学,“到底有多少个同学,我自己都数不清!”蒲诗雨笑笑。

英语早自习,同学们读的内容五花八门,好不热闹。这与选课走班不无关系,一位英语老师需要带两个班,由英语老师和课代表共同负责这节自习课,学生不再依赖老师带着齐读,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课本。

上午前两节是语文课。“这篇课文的段落顺序是否调整之后更恰当?”老师抛出的问题引起了争论。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不同见解,争论之下谁也说服不了谁,并且答案越来越多元。蒲诗雨更倾向于老师的观点,但她也有自己的新解。

最后并没有结论,但学生们对文章结构、段落句群有了深刻的认识。“老师不光是讲课本,还不停地抛问题,提出质疑,上课时间过得非常快,如果有些问题特别有价值,老师宁愿停下来拿一节课讨论。”蒲诗雨说,她的观念改变了,再也不把课本当“圣经”,课堂上敢于质疑老师。

接下来是两节英语课。这学期,蒲诗雨的英语有了很大进步。虽然和选课走班前是同一个老师上课,但蒲诗雨觉得老师在 A+班的授课方式完全不一样,全英文授课,几乎不用中文解释,用的英语词汇也更加高级,例如“重要的”不用“important”而是“signifi?cant”。更让蒲诗雨有压力的是,同学们的英语水平也很高,常让蒲诗雨感觉是在艰难追赶。

“以前班上我算英语水平好的,但现在跟全年级英语最好的同学上课,压力就来了。”蒲诗雨说,课余时间她花了大量时间拼命自学,背单词、背字典、积累句法,终于适应了新节奏。

上午最后一节课是数学。数学老师跟学生们有个“约定”:只要遇上不懂的,同学们就可以拍桌子,如果都不懂,就集体拍桌子,场面壮观。蒲诗雨是个不太爱问问题的女孩,这样的方式会让她轻松一点。

上午的课在12:20结束,下午的课14:40开始。以前,蒲诗雨这段时间主要用来休息和聊天。而现在,她把前半段时间用来学习,后半段时间用来午休。“课下不学习,课堂就跟不上啦!”蒲诗雨说。

下午的地理、政治和选修课中日关系史实,都是她很喜欢的课程,老师们不光讲知识点,还要联系到身边的人和事,如地理老师会讲到双流区的城市规划,请同学谈谈怎么规划城市工厂、设备设施。

蒲诗雨庆幸她选择了文科。刚开始选课走班时,她报的是理科,原因很简单:家里人觉得理科生更好找工作。上了一个月课之后,蒲诗雨始终提不起兴趣,跟家长商量“理转文”。她的同学中,还有读了半个学期、一个学期之后才转科的。

晚上的4节自习课是蒲诗雨每天预习、复习落实基础知识的时间。以前,蒲诗雨没有复习、预习的习惯,主动学习的时间很少,学习大多靠课堂听讲和做作业,就能稳坐“优生”的位置,现在却不行了。

以前,老师会在课上反复讲基础知识,平时作业量较大,没有时间也没有预习和复习的紧迫性。但选课走班之后,老师课堂上讲解的部分变少,讨论、辩论变多,老师提的问题非常开放,倒逼蒲诗雨做好课前准备。还有一个大变化,晚上,同学们全部回到导师班,老师们没办法开展行政班的教学,除导师课外,全部时间都交由学生自主预习和复习,自习课多了起来。

选课走班以来,蒲诗雨认为最大的收获是“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是对所学内容真正有把握。她很喜欢现在课堂上的状态,总是有很多新鲜的话题能引发思考,自己抛出去的话题引发全班讨论时,特别有成就感。“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索新事物的过程,是进入大学、到了成年值得回味的经历。”蒲诗雨说。

【老师】

蔡敏:“教师”和“导师”的双重“守望”

选课走班对于棠湖中学教师蔡敏来说,最大的改变是有了“教师”和“导师”的双重身份。选课走班之后,全体教师都有了双重身份,既承担学科教学,又对十几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负责。

这天,没有早自习,蔡敏8:30到校后,第一件事是看导师班学生周考的情况,分析班上孩子成绩的变化。导师班的情况刚分析完,紧接着看教学班学生的作业情况。考试、作业情况往往与孩子的学习方法、情绪状态有关系,蔡敏把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都记录下来,这些学生是她要单独谈话的对象。

余下的时间,蔡敏开始备课。这周的课已经经过了集体备课,蔡敏只需将基础课件根据需要,以及作业中反映的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增删。蔡敏同时教 A+班和 A班两个层次的政治课。在 A+班,蔡敏需要加入许多知识拓展的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交给学生自己讲;而在 A班,蔡敏则注重知识逻辑的梳理和系统化呈现,在此基础上提出探究性问题,供学生思考。“各个层次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是一样的,只是学习的方式不一样。”作为备课组长,蔡敏很懂得把握各层次的内容。

中午,蔡敏没有午休,继续备课,加入了很多新闻时事、身边事例等课程内容,她知道这是引起学生兴趣点的东西。

下午的政治课开始了。每周一、三、五,课前有时政分享环节,学生们讲了很多最近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韩国总统弹劾案、美国总统大选等,学生们对时政的敏锐性,以及对新闻事件的分析,都让蔡敏很欣慰。她没有打断,两位学生尽兴发挥,足足讲了20分钟。

这节课,蔡敏主要让学生画单元知识结构图,要求梳理整个单元的知识脉络,分清重难点。两节课做两个单元的知识梳理图。

还没下课,学生唐敏就把4个单元的知识梳理都做完了,“蔡老师,写点意见呗?”唐敏把图交给蔡敏。蔡敏一看,字迹工整,脉络清晰,一些容易遗漏的地方也都写到了。“你做得太好了,我都不忍心在上面写字!”蔡敏掏出手机把这份作业拍了下来。一节课下来,蔡敏拍了很多学生的“优秀作品”。

最近,学校开运动会,导师班的学生正在排练。吃了晚饭,蔡敏想去看看排练得怎么样。还没等她走出办公室,文娱委员就找上门来:“不用去看啦!我们想保留点神秘感。”还要求蔡敏帮着买草裙,把蔡敏的胃口吊得足足的。

导师班的学生上课几乎不在一起,只有中午、晚上的时间一起自习。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蔡敏在班上建起了阅读角,打造班级精神家园;每周一、三、五第一节晚自习的课前10分钟,蔡敏组织学生轮番上台表演,可以讲成语,可以演示数学题,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晚上的导师课,是蔡敏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时间。这学期,蔡敏把大学专业设置、中学生怎么提高情商作为导师课主题,很受学生喜爱。

这天,蔡敏不是值守晚自习的老师,但她依然等到晚上9点才离开。“你是政治老师吗?”不断有学生来办公室问问题,有些并不是她班上的学生。这是她乐于看到的一幕,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性,教师不再是日常事务的“管理者”,成为了学生学业和思想成长的“守望者”。

棠湖中学的课堂(照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