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7期(总第3024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品读周有光的厚重人生
——读《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
■赵青新
《教育导报》2017年第7期(总第3024期) 导报四版

这是一本厚重的大书。精装,近500页,封面棕黄,如大地色,凝重、简约、素净。标题谓之逝年如水”,经由周有光来发声感慨,的确是妥帖的。

周有光出生于1906年,逝于2017年1月14日,经历了清朝、北洋军阀、中华民国和新中国四个时代,一个世纪后,同时代无数风流人物都已远去,他想他有必要回头看看走过的那些路,1996-1997年间,他口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原本是对友人和家人的“忆旧”,并未考虑到公开出版,如今整理成书,以本书编辑之言,“这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上下求索永无止境的历史缩影。”

他是周有光,这位112岁的世纪老人。他的离开带走了很多故事。

周有光早年就读于中国最早的新式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他在那时就跟随孟宪承办民众教育,在杭州开新闻学课程”,此后,他游学日本、美国,他说,“读书求知识要靠自修,不能靠学校。”那是20世纪30年代,社会动荡,青年人的思想尤其动荡。无论在杭州,还是在日本,周有光和妻子张允和都努力自修。以那时的眼光,青年周有光是落伍的,不进步的。历史翻过了很多页之后,我们方才发觉,被历史裹挟着的个人常常是盲目的、幼稚的,唯热情而缺理智者常累己又复累人,但周有光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始终保持清醒,读书对于思想和人格的影响,可见一斑。

周有光学的是经济学,抗战时期在四川农本局工作,这个机构主要保证粮食和棉花,对战时后方经济维稳很有意义。后来他进入江苏银行,与章乃器等著名资本家共事,其后又进入新华银行,主持西北考察工作。但他这个人“不务正业”,晚辈黄永玉曾经说:“他什么都懂,家里叫他‘百科’、‘周百科’,百科全书的意思。”他的杂学里玩的最好的是语言学。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召开,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邀请精通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参加。此后,本就对语言学有兴趣的周有光怀着一分朴素的热情,“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一头扎进语言学研究领域。他主持和拟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主导和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他还出版了《汉字改革概论》、《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等著作,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爱因斯坦曾经说:“人的差异在业余。”周有光的经历证实了这句话,学习是自己的,贵在自修。

周有光的爱妻张允和,乃“张家四姐妹”之二小姐。叶圣陶先生曾说,“九如巷四姐妹。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生。”四姐妹的故事里,允和和有光,大约是最平淡的。他们之间不似张元和与顾传玠的反传统,也不像张兆和与沈从文的罗曼蒂克,他俩少年时相识,青年时相知,结发几十载,相伴共余生,风雨飘摇,不离不弃。这样静水流深的爱,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耐得住平常日子的细细打磨。

周有光的经历,可述者颇多。他以九十余岁的高龄述说往事,头脑依然清楚,言语随意而诙谐。本书很好的一点就是,为了确保作品的原始性和真实性,编辑保留了口述文本原有的语言特色。因此,读这本书,就是听一位世纪老人讲故事,亲近而自然。

周有光交游广阔,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和爱因斯坦聊过天,给美国空军司令杜利特当过导游,这些虽是偶然之事,但于口述中窥见名家风采,也是阅读之乐趣。而周先生的亲友同事等平日接触之人,按照我们现在说的“朋友圈”,这圈子如果一波一波地往外扩散,大概是基本囊括了中国这近百年的大批名人了:妻子张允和是胡适的学生,他本人和林语堂、邹韬奋同过学;他的3个连襟分别是小说家沈从文、戏剧名家顾传玠、美国汉学家傅汉思;他掩护过章乃器、沙千里等“七君子”;他钻研汉字学,得到范旭东等人的帮助,陈望道先生和他一起支持、推广汉语拼音……笑侃某同学追求宋美龄的糗事,让人捧腹而笑;张兆和与沈从文“乡下人来喝一杯甜酒”的轶事,则温情荡漾会心而笑;至于工作中、生活中那些人和事,在先生的淡淡细语中,即便是那些人祸天灾之事,也少了戾气、多了平和,让听故事的人心生安定。

这一本口述史,是周先生的个人回忆录,但它的视野是广阔的。它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陈述,但它却为我们观察这近百年的时代变迁与个体命运提供了佐证。它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思考。这一份珍贵,藏于如水逝年之中,有心人当可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