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7期(总第3024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书人书事
——读《我读故我在》
■路来森
《教育导报》2017年第7期(总第3024期) 导报四版

《我读故我在》,是俞晓群在《深圳商报》所开专栏文字的结集,内容,可以“博杂”二字形容之。

俞晓群在“后记”中写道:“因为我身处出版界,所见所闻,文中讲的故事,涉及到的人物和书籍,几乎都与我的职业相关。”故尔,内容虽然“博杂”,却仍可用“书人书事”四字概括之。

因为搞出版,就要与作家、学者打交道,因此,在俞晓群的笔下,真是“文星荟萃”,诸如:梁由之、杨小洲、陈子善、钟叔河、扬之水、沈昌文、陈原、胡适、陆灏、许渊中、吴兴文、毛尖、眉睫等等,皆在其书写之中。

俞晓群写其事,更写其人——写其人的“真性情”。

书中,有多篇文章写到王云五。他评价王云五是“大出版家、大学问家、大思想家”,这一定位,可谓高矣。可文章着笔更多的,却还是王云五的生活趣事,比如:王云五自学成才的方法——“钻图书馆”,王云五的“收图书作为寿礼”……这些小事、趣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血肉丰满的王云五。杨小洲,是俞晓群的好友,也是出版上的合作者,杨小洲喜欢做“怪书”——特别追求书籍装帧的形式美,因此,他评价杨小洲:“那种创新的冲动、天真、率性、偏执,都表现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有趣”好,有趣就是个性的彰显。

读此书,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俞晓群作为一名出版家的种种思想表现。

比如他的读书观,尽管在书中是以零碎的形式呈现的,但我们还是可以窥其一斑。俞晓群认为“书不怕旧”,甚至于“越旧越好”,因为新书有一个沉淀的过程。许多年后还有人买,有人看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关于网络化、碎片化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冲击,许多人充满了担心,而俞晓群却认为,应当“主动拥抱碎片化阅读,让它为我所用,而不是抵制它、诋毁它,恐惧它”。

作为出版人,俞晓群对于编辑和出版,有着自己的观点。编辑工作,他在继承钟叔河“一手拿红笔(编辑),一手拿蓝笔(写作)”的基础上,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跟张元济学做人,跟王云五学做书,跟胡适学做学问,跟陈原学写文章,跟沈昌文学做事,跟范用学做书人,跟钟叔河学做杂家。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关于出版,他说:“对于出版商而言,出书要考虑商业价值;对于国家政体而言,出书要考虑时事政治;对于文化而言,出书要考虑高雅与低俗之分。”

俞晓群还很赞成巴金最早提出的“同人出版”观,这一观点,晚年的胡愈之也曾经倡导过,在俞晓群看来:“同人出版”,就是“志趣相同,理念相同”,而不“等同于熟人出版”。

当然,俞晓群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思想,还不止于此。比如,他关于“文化产业结构”的思考,他认为,文化产业结构,应做好两个“传承”:一是文化传承,一是师徒传承。还有关于“80后”一代人的思考,等等。

书人书事,自然离不开书。在俞晓群的文章中,屡屡写到关于“书”本体的相关内容:版本、开本、装帧、精装书、真皮书、毛边书,图书的策划、营销、拍卖等。读之,可以让我们从一个角度了解一位出版人专业知识的丰厚,更可以博人以“识”——关于图书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