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8期(总第3025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育3 .0时代课程重构的迭代
——成都市成华区基于核心素养重构课程
■本报记者 刘磊 胡敏
《教育导报》2017年第8期(总第3025期) 导报三版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培养“完整的人”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行动纲领和目标。如果说落实“双基”是教育的1 .0时代,实现三维目标是教育的2 .0时代,那么,培育核心素养就是教育的3 .0时代。

作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首个和谐教育实验区、中国教育学会优质均衡教育实验区,面对教育3 .0时代,成都市成华区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核心素养真实落地?是整体推进,还是重点突破?是自主探索,还是学习借鉴?最终,他们选择了立足区域实际、因校制宜、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改革路径。

【全域推动】

顶层设计  全域探索核心素养落地途径

一名数学老师和一名美术老师共同走进教室,给学生上了一堂整合了数学、美术、语文等学科素养的《认识时间》课。出现在成华区“聚焦核心素养共话课程重构”论坛上的这一幕,让不少与会者耳目一新。

“核心素养的突出特征就是整合性,这对我们业已习惯的分科课程及其教学方式提出了重大挑战。”成华区教育局副局长叶树文谈到,重构课程结构、增加课程融合度成为让核心素养落地的共识,“在整合性学习过程中,个体在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创生意义,从而形成核心素养。”

2015年开始,成华区把“深化课程课堂改革”项目纳入每年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计划,通过项目的方式,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从每所学校完善课程规划编制入手,探索区域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促进区域教育整体发展。

但区域学校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决定了成华区不具备瀑布式改革的条件。“我们选择了用迭代行动来推进区域课程改革,就是基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为目的,各学校在原有优势做法上不断修正、优化、升级,小步快跑、迅速迭代,满足时代和社会对教育的呼唤。”叶树文说。

但课程改革的深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为保障课程改革的深化与落实,成华区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区教育局行政驱动,研培机构专业支持,学校积极探索,教师全员参与,保证了课程改革有序推进。

成华区出台了《关于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校长和教师必须从“课程管理”“课程执行”走向“课程领导”;同时引入《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会同教师进修校一起负责指导各校的课程规划和实施,促进干部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校长组织学校团队,进一步提炼学校教育办学思想,厘清学校育人目标,编制课程规划;教师进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改革探索;社会和家庭被视为同盟军,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及监督。

三类课程  呈现一个多彩的儿童生活世界

课程重构激发起了学校的改革热情,成华区各学校很快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课程改革样态,归纳起来有三类:一是整合学科门类,以儿童的真实生活为中心开发融合课程;二是在学科课程与主题统整课程相互补充中串起儿童的生活世界;三是以特色主题统整课程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

成都市双林小学是第一类开发“融合课程”的优秀样板。该校将低年级的9门课程融合为3类5门“馨”课程:健康类课程——“健康与成长”,整合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地方教材生命生态与安全;科学类课程——“思维与科创”,整合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学科和校本科创体验特色教育等内容;人文类课程——含“阅读与生活”,整合语文、品德与生活(社会)、班会队会;“艺术与表现”,整合音乐、美术、舞蹈和当前非常流行的戏剧教育;“口语与交际”,在原来的英语基础上,更加注重口语表达,更加注重情境英语的学习。

“我们从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中,选择了适合校情的三个来表达,即健康、科学和人文,三者结合,就构建了追求健、真、美三位一体的现代人的内涵发展‘金字塔’。”双林小学校长程郑说。

以互补为特征的“统整课程”开发则成为成华区更多学校的选择。他们在原有学科课程框架下进行跨学科拓展探索,通过主题统整来串起儿童的生活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新建学校和原农村村小,因不具备单独开发课程的师资力量,他们自主结成联盟进行课程重构探索。石室小学、教科院附小、熊猫路小学三校通过结盟,联手开发形成了分科课程、整合课程和校本特色活动课程三足鼎立的课程实施形式,体现了各自学校的办学主张和特色。

这三校的“盟主”、成都石室小学校长曾蓉谈到,课程建设绝不是在做着“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多类课程共同着力、共同生长、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国内外已有经验告诉我们,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可以是整合中有分科,分科中有整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此外,成华区的其他学校,也都积极参与教育3.0时代的课程建构,即使课程重构的基础不是很好,也通过开展各种特色主题统整课程来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如站东小学在财商启蒙教育过程中开发的“再生资源艺术工场课程”、列五书池学校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发的“相伴蚕成长”课程等。

 

领导力提升  校长、教师在课程重构中华丽转身

课程领导力是课程重构的专业基础。2014年开始,成华区便实施了“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校长们围绕学校育人目标系统规划学校课程。

仅仅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不足以保障课程重构和育人价值的落实,还需要全体教师提升课程领导力。2016年,成华区又启动了“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项目学习方式对教师课程领导力进行全员培训,期望“用方式影响方式”,为推进课程重构提供坚实的保障。

培训取得了巨大成效。在课程重构中,一线教师无论对课程的理解、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更新迭代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以双林小学为例,该校在开发“馨”课程过程中,59名一线教师参与其中,一年级21位任课教师中,有15位参与了课程丛书的编写。

“我们以前都是做课程的执行者、消费者,而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课程的生成者、领导者。”双林小学教师李亚丽说,通过课程研发,老师们不仅关注自己的学科,还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打破了学科学习的壁垒。

不少教育专家学者也对成华区的课程重构行动大加赞赏。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成称这是一场“有思想的行动、自主的行动、卓有成效的行动”;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干部教育学院教师陈静也评价其“以学生为本,满足了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校长、博士后张蕊则对成华区“区域整体推进,专家高位引领”的做法非常认同;成都市教育学会原会长张乃文评价这场改革“有坚实的基础,有清晰的思路,有科学的设计,更有教师全员的积极参与”。

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桂林说,多年来,我国的课程形态是不容讨论的,基层只有照章执行,而现在第一线的老师开始讨论课程的组合、排列、融合和删减等,这是非常大的进步,“老师们在探索过程中,生发出许多创造性的内容,消除了职业倦怠,找到了作为教师的价值,令人欣慰。”

【学校样本】

双林小学:在融合中走向美好

去年9月开学,双林小学孩子们拿到手上的不再是语数科学等传统课本,取而代之的是“阅读与生活”“思维与科创”“健康与成长”等5本教材,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的课本“消失”了,课程也由9门变成了5门。

事实上,9门课的知识点完好地保存在这5本整合教材中,双林小学把握了教材与课标“万变不离其宗”的关系。“学校、老师不应迷恋教材版本,课程标准才是教材最核心的依据。”袁桂林说,“课程标准是国家对质量、学习、知识、技能范围的一个基本规定,考试也是根据这个而来。不拘泥一个教材版本,才能起点更高,对课标更有适应性。”

“儿童,始终站在我们视野的正中央。”双林小学校长程郑说,学校课程改革一方面“回归”,让课程改革回到儿童这个中心,一方面“适变”,更加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双林小学建校28年来,以“科技之馨,人文之馨”为学校发展的两翼,注重校本课程研发,为编写教材,研发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整合之后的“馨”课程树包含三类五门课程,树干是健康类课程——“健康与成长”,枝干一是科学类课程,枝干二是人文类课程。

依托双林小学已经具有的校本课程研发经验,整合课程的方式是所有学科大融合,改革“一步到位”,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主题化方式进行一体化建构与实施。从学科内整合,亲近学科整合,全学科整合三个层面,通过知识内容点的整合,知识应用点的整合,学习方式上的整合,思维方式上的整合四种途径,让这些课程整合成“自己的课程”。

整合之后的课程,为教育腾出更多时空,双林小学实现了四个让位:让位孩子的海量阅读和深度阅读,让位孩子的动脑动手和想象创造,让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育,让位孩子的潜能开发。

配套措施往往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双林小学在课程实施、学生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联动改革。实行长短课:50分钟长课+20分钟短课+40分钟标准课;实行双班主任制,跨学科教学;开展增值评价,低段评价重情趣性和游戏化,游戏闯关评价和纸质测试评价相结合,中高段评价重增值性,引导儿童在“自己与自己比”中实现自我成长。

“双林小学的课程改革有坚实的基础,不是‘跟风’,也不是‘拍脑袋’的决定。”张乃文认为,双林小学课程研发的基础,以及教师成长周期较短,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大量教师参与,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主导性,也让过程和最终的落实得以始终保持教师和学生的活力。

课程建设研发联盟:互补中培育完整的人

地处成都市成华区的石室小学、教科院附小、熊猫路小学,一所是成都教育的新品牌学校,一所由教育效益较好的乡中心校发展而来,一所由原村小改制而来。三所不同层次的学校,认识到了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制高点,结成了“课程建设研发联盟”,互动互进,优势互补。

互补性课程就是“两条腿走路”,它以分科课程为核心,以整合课程、校本特色课程为补充。

三校的分科课程各有特色,石室小学构建成长学堂,让孩子在灵动的课堂中看见成长;教科院附小的灵动学堂,让智慧回归教育唤醒课堂;熊猫路小学的“玩学堂”具有五个特质:任务化、角色化、游戏化、故事化、情境化。这是保底课程,搭建了课程体系的主干。

整合课程是联盟主攻的创新方向,他们将其进一步细化为三种,即:“学科+”课程、“学科融合”课程、“项目统整”课程。“学科+”课程重点关注学科间知识的链接。通过综合活动等方式,实现学科内自身知识的整合及建立学科间知识的链接,让知识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学科融合”课程重点关注相似或同类学科的整合,打通学科壁垒。《运动与健康》融合了体育、卫生、健康学科等内容,《艺术与审美》融合了音乐和美术学科的内容。“项目统整”课程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以项目课程的方式探究体验式的学习。

校本特色活动课程则是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顶层设计,直接作用于回答“学校要培育具有什么特质的人”这一关键问题。各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现了他们的办学主张和特色。如石室小学的“名贤有约”课程、教科院附小的“智慧”课程、熊猫路小学的“熊猫·功夫”课程。

新的课程体系建立起来了,如何激发教师们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的积极性?联盟找到了改革评价方式的突破口。添加增值性评价,不仅仅用学生的某次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而是通过跟踪每位学生随时间的推移学习增添的“价值”,获得学生某年内或几年内的进步情况,从而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将学生的学科成绩发展、学习能力发展和学习心理品质发展等多元的角度纳入评价内容,并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和家长评价多种方式,得到综合的、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结果。

以小整合撬动大舞台。成华区三所学校的课程建设研发联盟从自身实际出发,突出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为核心素养落地,走出了一条宽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