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3期(总第303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备课贵在自得之
■岳自奎
《教育导报》2017年第13期(总第3030期) 导报三版

苏辙在《上两制诸公书》中表达了自己的治学主张:“入于心之易,而守之不坚。”他还引用了孟子的观点,一个人精修学问达到“取之左右逢其源”的境界,必须是“自得之”。

网络时代,迅捷、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大数据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知识的获取与传授似乎不需要我们皓首穷经地探求,只需要借助网络就轻松获得。实则不然。网络的迅捷、易得等优势更可能成为求学路上的“拦路虎”。信息碎片化的叠加快,消失也快,造成人的时间碎片化,精力分散,专注力低。

不少年轻教师上一堂研究课,接到任务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翻翻教学参考书,上网查查名师的优秀课例。一旦找到比较喜欢的,便移花接木,结果却往往东施效颦。几番折腾下来,茫然无措,没有方向。

备课没有捷径,如果总希望从别人身上寻找灵感、素材、经验,往往失去自我,裹足不前。

特级教师靳家彦曾说,上一堂课,首先把课文背下来。这是因为在背诵过程中,教者才会真正与文本、作者真诚而深刻地对话,从而激发教学设计的灵感。听靳老师的课,他当场背诵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二段,并通过“鞋子”展开研读。这样的切入,不是教学参考上的现成建议,也不是哪位名师的成功范例,而是他在默默背诵中,激发灵感,自然地完成了与作者、文本的对话。这种苦苦“自得之”的追求,正是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

我在执教《乌鸦喝水》一课时,由于对学情和教学进度了解的疏忽,预设的教学流程出了“险情”。我设计的给“旁边”“许多”“升高”3个词找近义词,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茫然无知。显然,“近义词”这一训练点前置了,只得现场教学。而给“升高”找反义词也是时机不成熟,因为学生只学习了给单个汉字找反义词。由于预设的失误,造成学生的普遍迷茫,也影响了教学进程。

课后,我及时进行调整,抛弃“近义词”这一超前训练,把复合“反义词”降低为单字反义词训练。在此基础上,将单字组合成词,学习复合反义词。这样的设计,拓展和延伸显得自然多了。将课堂遗憾及时反思改进,就是收获,以利教学精进。

没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顿,哪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备课时,“磨”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快乐也蕴含其中。当课文已背熟,设计的灵感往往不经意产生。没有了对教材的生疏,没有了对教案的依赖,教师把自己推向真实的课堂,面向真实的学生,面向生成的场景,就有了教学关注,有了鲜活对话,自然也有了教学有效性。

除了自身的磨课之外,在与专家、同行的交流、碰撞中磨课,更能“守坚”。教师要随着时间的沉淀,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要沉下心来钻研教学理论,以理念作为教学设计、行为的支撑。

“入于心之易,则守之不坚。”经过自己的精心打磨,设计出于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个性,适合真实的学情,课堂才会有生命力。这应该成为每一个老师备课、上课的要求,成为一种自觉的教学行为。

(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