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5期(总第3032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十年“钻”一事 爱科研成痴
——记西南石油大学教授祝效华
■杨玉凤 杨鸿竹 刘俊丹
《教育导报》2017年第15期(总第3032期) 导报四版
作为一名“钻”研人,他以实验室为家,一待就是一整天。作为一名教育者,他以赤诚之心待学生,一耕耘就是10年。10年来,他孜孜不倦地坚守在自己钟爱的科研及教育事业中,脚踏实地,沉稳有力。他以敬畏之心搞研究,以仁爱之心做教育,以浪漫之心抒情怀,始终保存着赤子情怀。他就是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祝效华。

敬畏之心:历时两年、6次退稿才换来第一篇论文

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2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7项,发表 SCI、 EI等论文120余篇,作为第一设计人授权的专利共84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这是年仅38岁的祝效华给人生交的一份答卷。

面对这份漂亮的答卷,不了解他的人或许会说:“这个人做科研有‘天赋’。”但认识他的人都表示:“祝效华做科研有‘拼劲’。”

2005年,祝效华完成了在西南石油大学9年的学习,取得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自那时起,他便一直专攻“钻井提速理论与方法研究及钻井提速工具研制”领域。期间,他先后赴大港油田做博士后,去清华大学做访问学者,围绕“油气井工程”、“工程力学”领域深入钻研。

然而,对任何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科研之路都是“荆棘”的,没有捷径可走。祝效华回忆,他的第一篇高水平文章,历时两年,经过了6次退稿,才最终发表。他的第一个专利,则历时三年半,经过数十次失败才最终试验成功。他最近完成的一个项目,更是陪伴他走过了7年的时间。

“做科研一定要沉潜下去。”祝效华始终以此为戒。在实验室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日子是枯燥的,也是充实的。“他每天基本保持十三四个小时的工作时长,却仍然看起来干劲十足。”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张旭伟说,“不管多晚,只要我们想找祝老师聊点工作,他都在。”由于他常常早出晚归,连实验楼的保安都感叹,“就是黑夜里,我也能认出祝老师的身影。”

除了有些“拼”,祝效华还有些“贫”。与“钻”结缘的10年,祝效华一直守着“清贫”。作为全校获得专利数最多的人,同时也是转让费用打破学校纪录的人。这么多年,祝效华日常衣着始终朴素,开的也只是一辆普通的国产车。

“从转让专利中获取的报酬,大都被重新投入到新的实验研究中。”祝效华说,因为有些实验周期较长,且实验设备昂贵,为了更有效地推进研究进度,他都会先垫付实验经费。

“孜孜不倦地耕耘,却不计较个人利益。”这是祝效华对科研工作的一分敬畏。10年来,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钻”研人,他凭借着自己的那份“真”与“诚”,不断破解着钻井工具的“提速密码”。

仁爱之心:“手把手”教年轻教师和学生做学问

出生在山东的祝效华,“慎独”、“仁爱”的文化基因已融入他的血液。如果说“慎独”是他追求学术领域时的自律、坦荡和勇攀高峰;那么“仁爱”则是他对同事、对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

尽管自己跌跌撞撞的科研之路走得并不容易,但面对年轻老师和学生,祝效华却从不“藏私”,总是满怀热情地和他们分享一些“诀窍”。

“先锁定重大工程问题,再梳理科学问题,再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再对所研究的技术或提速工具进行多轮次的‘试制、单元试验、整机实验’,等到成熟度达到90%再找企业洽谈合作。同时,做选题要“窄口径”入手,然后纵深发掘,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当然还要坐得住“冷板凳”,不要盲目跟风。……”每当与青年人分享起自己的科研之道,祝效华总有些收不住话匣子。

除了毫无保留分享经验,祝效华还会“手把手”带领青年教师过学术关。“之前写SCI论文一直找不准方向,十分沮丧。”机电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石昌帅说,找到祝效华后,他毫不推辞,数次指导我修正方向、几易其稿,最终被成功采用。

因为科研能力强,为人热情,祝效华的“名气”很快在教师中传开了。不少其他院系的老师遇到工作问题或人生困惑时,也会主动来向祝效华“取经”。

除了帮扶青年教师,祝效华对自己的学生也十分负责。“老师会让我们自己检索资源,下载高水平论文,然后让我们去查阅文献,去翻译解释,然后课堂上再进行讨论。”机电院学生张柠说,这种研讨式的上课方式,给他们开启了一扇走向科研的大门。

而作为研究生导师的祝效华更是“严苛”。“老师几年前对我们就有硬性规定,硕博士生每人至少发表一篇 SCI论文,通过这个可以训练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已经进入博士阶段的博士研究生刘伟吉谈到。

在担任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的3年里,祝效华也是尽职尽责。他责任心强又性情率直,只要是工作相关的事,哪怕是私交甚好的同事,他也是直言不讳。机电院教师孟小平说:“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待人热忱,敢于直言。”

机电院党委书记李涧松评价他:“祝效华是一个特别富有创造力的年轻干部,有激情、能实干,对同事真诚率直,对学生关爱有加。”

浪漫之心:诗书相伴为科研

面对繁重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生性乐观的祝效华形容自己“不怕事多”,即使有时压力有些大,他也总能找到自己的纾解方式。

“东风吹千野,明月万里追。”“秋风催露白,蓬草衬松青。”……这些记录在祝效华个人网络空间的小诗,都是他随笔原创的。自去年爱上用诗歌表达以来,像这样的小诗他已经写了300多首了。上班路上、朋友相聚、出差途中、久遇难题不解时,他都会即兴作诗一首。

这些诗很快吸引了众多“粉丝”。不少朋友都评价他为“最浪漫的科研人”“拥有赤子情怀的教育人”。

除了写点小诗,祝效华还喜欢读书。“因为工作忙碌,就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学习。”祝效华说,因为经常出差的缘故,很多书都是在路途中看完的,寒暑假,也是他给自己“充电”的好时机。正如他的网络签名——“满帘苍翠,正是读书好时节”,祝效华把读书学习当成了一件趣事和雅事。

“文学让人的心灵变得丰富和浪漫。”通过不断提升内在素养,并把这份情怀投入到科研事业中,祝效华总能把最好的自己投入到科研与教学工作中。

如今,祝效华已经成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并成为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但他逐梦的脚步从未因为这些殊荣有所减缓。

他的心里始终怀揣着一个“梦”:国内没有专门团队做“钻井提速”研究,而国外此类产品的价格高达10倍之多。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就必须打造出我们自己的“拳头产品”。

与此同时,对于自己待了20年的西南石油大学,他心里始终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那就是“要依靠走原创开发这条路,不断提升学校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科研与教学工作没有休止符。”祝效华说,“这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如今,刚刚赴学校发展规划处任职的祝效华,也将带着这份“研究精神”投入到新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