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5期(总第303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增加趣味、注重差异、提升综合素养——
多元实践 开启假期作业新思维
■本报记者 何文鑫 倪秀 吴宇婷 何元凯 胡敏
《教育导报》2017年第15期(总第3032期) 导报三版
“猫子石,它神奇的传说给小小的村落增添了几分神秘。”“传说塘内有一对水猫一雌一雄,在塘内修炼千年,一年夏天天气乍变……”

这是记录家乡传说文章中的一段,记录者是广元市利州区范家小学六年级学生李文静。今年寒假,学校让学生回家收集家乡传说,考察历史遗迹等。这些在村小念书的农村孩子觉得新鲜,交上来的作业也令老师们连呼“想不到家乡还有这么多美丽的传说”“孩子们太棒了”。

寒假刚过,中小学的开学典礼上,学生们诵经典、展示旅行的足迹和收获、晒微笑,热闹非凡。而各校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也呈现出多样化,旅行见闻、家乡传说、年俗收集,不一而足。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不少学校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成长需要,在假期作业的布置上百花齐放,逐渐摆脱过去一本《寒假生活》管到底的单一模式。

现状观察

寒假作业千姿百态,老师直呼“想不到”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学生今年交上来的寒假作业是自己的体重。开学典礼上,学校放大招,突然搬出4台身高体重秤,抽查学生体重,通过数据对比方式,查看学生是否超重。寒假期间,该校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家长签字。为防止学生偷懒或家长监督不严,学校采用称体重的方式抽查,结果95%的学生合格。

体育锻炼成了不少学校寒假作业的标配。一些学校同时鼓励学生假期出行或参与社会实践,增长见闻。成都市武侯实验小学的开学典礼上,孩子们的寒假作业被搬上大屏幕,一张张孩子们外出游学的照片展示着“小脚丫·世界行”的成果。而在成都市华西小学,创新、实践等活动成为寒假作业的全部,练习册的影子已“了无踪迹”。

“我今年和家人去龙泉山露营三天两晚,学到不少野外生存技巧,比如如何辨识方向,如何用石头做标记以防迷路。”聊起寒假的探险经历,成都市驸马小学四(1)班学生卢浩冉仍止不住兴奋。

行万里路,还要读万卷书。阅读也成了寒假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华西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刘佳给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是看《水浒传》原著。开学第一课,刘佳不是让学生交一份阅读笔记,而是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这样的寒假作业比枯燥的练习题有趣多了。”学生小华说。

农村学校的作业同样鲜活有趣。为提高乡村孩子阅读量,范家小学的图书室假期前向学生敞开,随便借阅。校长张平原介绍,假期中还有10多个学生回校换书。同时,范家小学学生还须收集家乡传说和考察历史遗迹。从交上来的作业看,有记录红军事迹的、有记录民俗的,效果超出老师的预期。老师们直呼“想不到当地还有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收集民俗、寻找老物件、了解传统节日和家族历史的寒假作业,也是今年的热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初一学生,新年里做传统美食送给亲人,动手画“鸡”,写“鸡”表达祝福;驸马小学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收集了不少传统年俗。

学校目的

分类分层布置,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针对寒假作业为何设置“小脚丫·世界行”这样的题目,成都市武侯实验小学教研组组长罗建璞告诉记者,寒假作业是为了巩固上一学期学习的内容,同时为下一学期的学习作好准备。她一般会布置三类语文寒假作业:游学见闻、阅读记录、创造表达。“布置这三类寒假作业,希望发挥启智、思考和提高表达的能力。”

正如罗建璞所说,学校布置假期作业,一般是学校或年级组统一要求,但具体到每个老师,不少人又会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学龄段作出相应安排。

比如,郫县实验学校语文寒假作业规定了阅读书目和古诗词抄写内容,但各班老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作适当调整;华西小学老师刘佳根据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习重点——培养学生“提出质疑、寻找答案”能力,对寒假到暑假的阅读拟定了长期可持续的计划。

就是在同一个班,也存在因学生而异的作业。“寒假作业的分层很重要,因为每个孩子所擅长的不一样。”罗建璞说,她在布置寒假作业时,会考虑因材施教,不会把寒假作业的要求定得很死板,往往是设置一个底线就好,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发挥。

城市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布置多样化的作业,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一段相对自由的时间内得到锻炼,拓展课内所学及补充课外知识。近年来,省内一些乡村学校也持续发力,转变观念,利用自身的乡土优势,实现了教学方法上的突破。

“城市学校有城市学校的做法,我们不能一味跟在后面跑,一定要结合自身条件,做到各有所长,从而避免另一种‘一套模式’。”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介绍,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就注重引入乡土元素,此次寒假作业的设置,就是想提高乡村孩子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加对家乡的爱。

张平原认为,好的作业形式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老师不一定要在乎成果如何,重要的是过程。“引导学生去参与社会实践,本身就是对他们与人接触和交流能力的考验,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观点探讨

作业需家校密切配合,切忌超出学生能力

“比起过去只有一本《寒假生活》,放假了仍然只是课堂的延伸,如今的假期作业形式多样,鼓励社会实践,就教育的初衷而言,是值得肯定的。”开江县数学教研员刘永红说。

从今年的寒假作业看,无论是体育锻炼中的打卡监督、外出旅行、野外探险,还是历史遗迹的考察,基本上都需要家长的引导和配合,学生才能完成。

但也有家长抱怨,学校布置的作业超出孩子的能力,成了家长的事。对此,刘佳建议,布置一些操作起来没有压力、且能体验到快乐的作业,让学生收获方法、提高自信,而不是加重学生负担。“作业不是要在一个时间内完成的目标,而是一种有意义的经历。”

刘永红认为,学校和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家庭环境,避免形式化。比如,有的老师只顾将布置的作业通过QQ、微信等发给家长,规定必须完成,没有做到分层设置,看似高大上,实际把压力传导给了家长。

另一现象也值得关注。近年来,刘佳所在的学校都根据时代需要调整作业形式,但她遗憾地发现,至今还有很多家长并不适应新的作业方式,自主购买练习册在假期督促孩子继续学习。

“一方面是家长责怪老师推卸责任,另一方面是不少家长反其道而行之回到纯粹做作业的路子上去。但实际上,时代变了,课标有了新要求,迫使老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才有了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刘永红强调,家长自身也需要转变观念,既不能一味抱怨,也不能孩子一遇到难题就越俎代庖亲自解决。

学校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探索更好的形式,包括与家长的沟通,推动好的教育目标的实现。“老师也要注意调整策略,不要把作业任务都放到课后和假期,更不要企求一次性达标。”刘永红说。

学生寒假作业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