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6期(总第3033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诗歌教育要多点“丰满”少点“骨感”
■本报记者 鲁磊
《教育导报》2017年第16期(总第3033期) 导报二版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点燃了全民的诗歌热情,其对诗歌教育的提振作用不言而喻。但随着热情消却,我们还能从中得到些什么?

诗歌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江宁人蘅塘退士在选编《唐诗三百首》时说,“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诗歌历来便是“蒙学”之入门。少年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思维天马行空,古诗词中的韵律之优美,意境之深邃,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在诗歌教育中,适当地背诵是必须的,但并不意味着学习诗歌就只是“背诵”。而一线教学中,诗歌教育难免过于“删繁就简”,太过“骨感”。

诗词大会中出现的诗词,绝大多数是我们从小学开始学习过的,生僻词句极少,可是现场仍有很多人答不上来,甚至感到陌生。我们曾经背过的诗句到哪里去了呢?

“必考名句,背了就得分,考完就忘了。”“这首诗值5分,所以必背;那首诗不在考试范围,感兴趣可以看。”当诗歌教学囿于应试,学生并没有去欣赏和感悟诗词之美,那些“良辰美景”、“古陌荒阡”也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和灵魂。

《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举过一个例子:有学生对老师说,自己看到有的书籍上把“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尽”字写作“进”。老师回答:“照课本的来。”如果老师给学生解释“进”是“喝了”之意,如“将进酒”;而“尽”的意思是“干了”,结合诗中意境“西出阳关无故人”,显然“尽”所表达的情感更到位,那么,诗歌在学生心中就更加有血有肉,更为“丰满”。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儿童都是一位诗人,只要拨动了他们的琴弦,就能弹奏最美妙的乐声,而老师就是抚弦弄琴的人。”当下缺少的正是“善抚琴”、“愿抚琴”的老师。

诗词大会“圈粉”无数,说明“诗歌未死”,那些穿越千年的万丈光焰,仍然能打动现代人的内心。舆论喧嚣之后,给学校和教师留下了考题:能不能趁着这股“热乎劲”,回归诗歌教育的本质,关注诗词中的美好意境和文化内涵,让诗词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