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7期(总第303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品味吆喝声声 感受市井风情
——执教萧乾《吆喝》之感悟
■黄茜
《教育导报》2017年第17期(总第3034期) 导报三版

《吆喝》是一篇写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文章,写的是现实中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作者以质朴轻松的语言,写出了旧时北京街头叫卖的吆喝。从表面看文章很散,作者从不同的纬度例举了大量的吆喝,很难找到教学的主线,这也就容易导致教学上的散乱和无序,若是浅显地解读,很可能是从一个“吆喝”到另一个“吆喝”,从而陷入生硬的阅读技巧课。但仔细品读,会感受到这篇文章实则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的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作者笔下的吆喝是一种文化,对吆喝的分析就是对文化的赏析。因此,在教学中应紧扣作者的生活体验,由感性的情感体验,走向对人文内涵的领悟。

首先,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揣摩文章平易而又生动幽默的语言,品味、分析文中运用不同艺术手法所展示出的吆喝的艺术魅力是必要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有的民风民俗,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以达到各项教学要素的匹配促进,同时使核心问题利于活动体验。

片断一:

师:看到“吆喝”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哪些问题?

生1:谁在吆喝?

生2:在哪里吆喝?

生3:在什么时间吆喝?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阅读”一项中明确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在这疑问中,学生的思维能够迅速进入文本内部,进入课堂情境,是学生乐于对话分享的积极体现,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期待在这些对话的过程中得以激发,也是课堂宽容的对话氛围和多向交流的体现。

片断二:

师:本文的吆喝种类繁多,贩毒走卒,甚至乞丐的声音都有记录,那你们觉得最有意思的吆喝是哪一句呢?能不能试着分析它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呢?

我安排学生采用小组交流分享的方式进行探讨。全班39名学生分为9组,有7组学生分别派代表分享了小组最喜欢的吆喝词,能全身心地浸渍于活动中。从最熟悉的修辞手法和贴切传神的用词入手,很快找到了“喝了蜜的大柿子”“葫芦儿,冰塔”“小玩意,赛活的”等吆喝词。但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学生在找到这些已有的知识体验很丰富的吆喝词之后就到了一个瓶颈,我抓紧时间询问尚未发言的小组。

师:还有其他喜欢的吆喝词吗?大胆地说出来。

生:我还有感兴趣的吆喝词,可我说不出来它所运用到的手法。

师:没关系,你尽管与我们分享,我们一起来感受它独有的艺术魅力。

生:我喜欢“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但他既没有修辞,也没有比较突出的用词。

师:我想找一个我们班节奏感比较强的同学来试着给我们吆喝一下这句词。

学生马上推选出了一位同学,边吆喝还边打着节拍,听罢,全班掌声雷动。我马上叫起一位学生分享听后的感受。

生:这句词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还有点幽默。

大家一听,马上将押韵、朗朗上口的艺术感受这一缄默知识显性化为合辙押韵。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赏析语言能力的培养要求“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吆喝》正是引导学生赏析语言,培养、拓展语言能力的好教材,在已熟知的、常用的表现手法上,拓展声音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下新的艺术手法,调动学生缄默知识的问题解决,学生自主地对缄默知识进行运用并追踪剖析,是知识生成并投入实践运用的最好途径。

片断三:

以个人为中心并结合文本谈《吆喝》的精神内涵的关联感受方面,也有表现突出的学生,这也成为了整堂课的一个亮点。在谈到《吆喝》一文所展现出的老北京独有的地域文化时,我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找出细节依据,有学生就找到了第十自然段中的“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就该出来了,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该卖‘树熟的秋海棠’。”并谈到“一……就该”说明这是老北京一直以来延续的生活习惯,还有很多东西是老北京特有的。这就很好地结合了自己的体验和文本依据感受到了《吆喝》的精神内涵中所代表的“老北京的市声”。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