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9期(总第303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五指成拳”留住乡村教师
提高待遇、定向培养、联盟发展、成立学区、改善条件——
■本报记者 何文鑫
《教育导报》2017年第19期(总第3036期) 导报二版
“压力大啊,虽然修了新教学楼,教师周转房也配齐了,但还是难以留住老师。”

“没办法,生源锐减,又缺乏发展空间,还不如早点去其他地方谋求新的可能。”…………

在乡村学校采访,校长和老师一方面高兴校舍漂亮了,师生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但

另一方面又有了新的抱怨:招不

到优秀人才,年轻教师来了留不

住,留下来的又缺乏教好书的动力。

为了突破师资困境,我省一

些地方和学校大胆尝试,探索出不少值得借鉴的举措。本文提到的这5个应对之策,好比人的5个手指,一旦形成合力,就能牢牢攥成一个拳头,留住乡村教师,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困境:留不住教师乡村学校失去活力

“以前老校条件差多了,甚至有新老师来了,哭一场便卷铺盖走了。”屏山县清平乡民族中心学校副校长朱琴说,即便是现在,学校建了新校舍,与过去可谓天壤之别,但由于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教师流失率依然大,只得不断招进新的力量。

记者走访发现,这是目前农村学校尤其是位于偏远山区学校的普遍困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家长对于子女的受教育质量越来越重视,出现送孩子去城里上学的趋势。

学生人数锐减后,乡村学校愈加失去活力,老师教着也没劲,失去提高教学的热情和动力。朗朗读书声成为村民和老师的回忆。“我在升旗仪式上讲话,都要不断给自己打气才能讲完。”广元市利州区的一位村小校长无奈地慨叹道。

“村小成长起来的教师不断想尽办法调走,但他们到了城里多数时候也不被重视,导致人才浪费。”利州区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说,这种现状令校长、教师、家长都有情绪。

即便是新招进年轻教师,学校也同样头疼。“相关招考制度和培养方式欠完善,许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拿到教师资格证后就考公招进来了。”高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李晓玲告诉记者,有一些厨师专业的学生来当老师,专业性不够,学校很无奈。

条件稍好的县城学校,同样面临人才流失的焦虑。李晓玲说,学校很愿意培养年轻教师,使他们成为新的骨干,但是,学校有时也会考虑到,将新教师送出去培训学习后,老师是否会“飞”走。

对策一:提高待遇,提升荣誉感

平武县泗耳藏族乡中心小学,位于深山之中,从县城出发,得绕道北川和松潘两县才能到达,车程接近6小时。

学校仅有7名学生,两个年轻小伙子邱溢涛和潘杰在这里教书已近7年。他们能够坚持下来,一方面,出于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平武县提高边远学校教师待遇的努力不容忽视。

据了解,平武县一直按照每月1200元的乡村教师最高标准补贴邱溢涛和潘杰两位教师,加上足额拨付的公用经费和企业设立的基金,使得二人的总体收入不低于县城教师。

他们留下来,不但使偏远山区的孩童不致失学,也给沉闷的乡村带来些许活力。邱溢涛和潘杰教孩子们唱歌、跳舞,每年儿童节排演的节目,成了这个平常只有几十人的乡政府所在地的文化事件,乡民纷纷叫好。

近年来,西昌市每年在教师节召开教育工作大会,拿出数百万元奖励受表彰教师,并颁发证书,提升教师荣誉感。

“想不到自己会受到表彰,政府此举使我们乡村教师得到极大的鼓舞,我觉得当老师是值得的。”2016年9月10日的表彰大会上,胸戴大红花,手拿烫金的荣誉证书,已经54岁的西昌市安宁镇中心小学教师胡孝忠,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对策二:定向培养教师,职称评定予以倾斜

招不到理想的教师,招进来的又不是本地人,人心思走。为打破这一困局,泸州市借鉴以前的中师生培养模式,并进行大胆尝试。

泸州市出台《泸州市免费定向培养村级小学教师实施意见》,采取生源本土化、培养全科化、就业定向化模式,委托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3年内为古蔺、叙永、合江三个贫困县免费定向培养村小全科教师900名。2016年,已启动首期300名村小全科教师培养计划。

“既为本地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上大学的机会,又能使村小招到满意的教师,进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该计划的实施将逐步提升村小教育质量,有望破解乡村教育发展难题。”泸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泸州市规定,在贫困县乡村学校工作10年以上,非贫困县15年以上,具备中级职称资格的教师,直接评中级职称,不占职数。截至2016年底,泸州市已有354名符合倾斜条件的教师被评聘为一级教师。

对策三:成立学校发展联盟,抱团共进

视频同步教学,学生可以与前端老师自由交流,不懂的地方马上提出。用这种方式授课的并不是名校老师,而是普通的村小艺体教师。

沙发椅、小方桌,靠着抱枕,孩子们顺手就能取到《红胡子巨人》等图书,看累了,还能去教室角落里弹奏电子琴愉悦一下,感觉就像是在自己家似的。

记者在广元市利州区采访时,已是晚上9点,校长张平原掏出手机,兴奋地同记者分享学校老师正在进行的读书会。

这些变化要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是村小的现状。

和当前不少村小面临的困境一样,利州区的农村学校生源锐减,教师不断流失,乡镇渐渐失去往日的繁盛。

2014年,利州区的村小决定打破僵局,寻求自救。当年12月19日,14所学校联合成立“广元市利州区微型学校发展联盟”,抱团取暖。

联盟成立后,先后实施管理互通、研训联动、质量共进、文化共建、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六大行动。一次次管理论坛和教学研讨,一回回学习培训和读书沙龙,一项项关爱活动和艺体展示,原本安静、沉寂的村小,热闹了起来。

孩子们敢于发言了,老师们的情绪回暖,校长们自信心提高。甚至有家长将城里念书的孩子送回来上学,方便照顾,也节省了一大笔开支。目前,联盟正不断挖掘乡土资源,开展乡土教育,让乡村孩子充满自信,热爱家乡。

“只要肯想办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办美丽乡村小学绝不是梦。”张平原说,换个角度去思考教育问题,乡村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用一味跟在城市学校后面跑。

对策四:成立学区,拓宽职业发展平台

高县羊田乡中心校校长凌宗弟告诉记者,以前,学校想搞教研,但是自身水平达不到,老师们特别想要一个职业发展平台。

有类似困惑的校长和教师,并不在少数。一些地方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多途径培训教师、举办讲座等方式,期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但凌宗弟认为,之前的结对大多是以强扶弱,存在“居高临下”的情况,培训较少照顾到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而且短期的、局部的学习也很难奏效。

2015年,高县成立学区,形成城乡学校共同体,一开始就高开低走,既在制度设定上严格要求各方责任,教研理论支撑上高起点,又制定了各项细则,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小切口入手,调动村小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羊田乡中心校所在的罗场学区,由县实验一小领衔,包括罗场镇中心校和蕉村镇中心校。除了去实验一小听课外,几个学校更注重朗诵、简笔画、粉笔字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师基本技能的练习,老师一起磨课,表达困惑与交流。看似“低端”的学习,对新教师却十分有用。

“必须把基本功练扎实。现在,有些老师是非师范专业的,不这样练,上课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凌宗弟说,每位老师都能参与,自信心慢慢就提高了。

在县实验一小校长李晓玲看来,既然招进年轻教师,学校就有责任培养。每次示范课后,李晓玲都要求听课教师交500字的总结,一起分析,然后给予实用性指导。她坚信,不用长篇大论,每次进步一点点,日积跬步,定有收获。

正是这“一点点”逐渐撬动沉闷的气氛。罗场学区正在进一步探索如何将乡土资源引入教学中,形成各自的特色。比如,羊田产优质红薯粉,学校准备搞红苕盆栽,融合科学、语文等课程。凌宗弟期待的育阳光、健康少年,或许不是梦。

对策五:改善生活条件,温暖教师心灵

“刚来学校时,没有天然气,做饭用的是电磁炉,但是电压不稳定,经常吃夹生饭。”2013年,大学毕业的邹丽苹来到泸县石桥镇红山小学教书,乡村学校生活的不便让她甚是烦心。

“生活条件差,留不住老师。2012年左右连续走了好几个,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只有找代课教师渡过难关。”红山小学校长姚明远说,教师减少,学生也跟着锐减,人数最少的时候不足190人。

近年来,虽然红山小学的教学楼和教学设施大为改善,但教师的住宿条件依然是一大短板。

2015年,泸县在全县村小开展有电脑、有网络、有伙房、有教师午休室、有天然气的“五有”建设,让乡村教师住得舒心。

邹丽苹现在在村小的生活是这样的:早上起床,在送菜来的菜农处买菜和肉,暂时吃不完的放在冰箱内;电压足,不断电,电饭煲可以煮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天然气直通宿舍,炒菜火力旺,放学后,在夕阳的余晖下和同事们一起做晚餐。她过上了自己一直憧憬的教书生活。

生活舒心的乡村教师,更加投入教学工作,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保障。附近的孩子们放学后还可以与他们一起玩或阅读,家长对老师的认可度提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