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9期(总第3036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让理论从“本本”中走出来
西南科技大学打造思政教育“两支队伍”
■本报记者鲁磊
《教育导报》2017年第19期(总第3036期) 导报一版

“大家看,朱德当年就是从这儿走出去的。从一个旧式知识分子,到资产阶级军阀,再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经历,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近现代‘探索史’呀!”在仪陇县朱德故居,张嘉友饱含深情的讲述,深深感染了学生。

这是寒假期间,西南科技大学一节中国近现代史实践课。为了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真实的历史记忆,从2007年开始,中国近现代史教师张嘉友便利用周末、寒暑假,把课堂搬到了历史发生现场。

“一帧帧照片,一件件实物,触动了学生的内心。记得在重庆渣滓洞,看到江姐给儿子的一封信,好多同学忍不住落泪。”这几年,每年都有上千名学生参加张嘉友的“思政第二课堂”,他们几乎走遍了川内所有红色遗迹。

说起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少人的印象是“老师不好教,学生不爱听”。“有的老师上思政课,用旧案例阐释新理论,或者只有理论、没有案例,甚至理论都没有吃透,只能照本宣科,学生怎么能喜欢?”在西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黎万和看来,要让思政课从“本本”中走出来,关键是教师肚子里要有“货”。

张嘉友的实践课,正是西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思政教育“两支队伍”建设的成果。一方面,让专业思政课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鼓励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研究专长和学术兴趣,开辟“第二课堂”;另一方面,聘请其他学院教师、辅导员,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发挥其学科特长,让思政课更加精细、专业。

“大家看过电视剧,常有落魄书生到当铺当东西,后来书生高中状元了,就会到当铺把抵押的东西‘赎’回来。这个‘赎’,表明物品的所有权还是原主的,体现的是‘立场’。”在中国近现代史课堂上,有学生就新中国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赎买政策”提出,“买过来”就行了嘛,干嘛还要“赎”呢?长于经济学研究的教师赵诤,利用深入浅出的案例,回答了学生的疑问。

经济领域专业教师,回答近现代史问题,像这样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在西科大已是常态。每年,学校都会依据教学大纲,结合年度热点时政话题,列出时政专题学习目录。再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专题学习教学团。

“单靠马克思主义学院几十名教师,承担全校几万学生的思政教育,显然是不足的。”黎万和介绍,专题化教学、不同专业教师组团参与教学,打破了原有课程框架,打破了教师的学院、专业边界,既解决了专业思政教师不足的问题,也让思政课内容更加丰富、鲜活。

“精神病人犯罪为何不定罪?因为他们控制不住身体内的‘洪荒之力’啊!”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唐良虎扎实的理论功底,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让学生大呼过瘾。

唐良虎是学校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辅导员,2015年,通过选拔成为了思政课兼职教师。此后,他坚持每天观摩专业思政课、收集课程案例,并养成了每天看新闻的习惯。如今,他所上的思政课程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热门课”,每到选课季,都是“秒光”。

“能不能上好思政课,考验的是教师对理论理解的深度和联系实际的能力。”黎万和说,尽管当前许多思政课教师学历很高,但他们的经历多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社会阅历,更缺乏对社情民情的深度了解。

为此,西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周边乡村开办了流动党校,把思政课程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让青年教师‘打头阵’,去调研,去讲课。“什么时候,我们的课老百姓都爱听了,就说明‘料足了’。”黎万和说,如此“磨”出来的思政课,才能真正有血、有肉、有温度,让枯燥的理论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