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20期(总第303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把语文课还给“语文”
■杨强劲
《教育导报》2017年第20期(总第3037期) 导报三版

去听几节初中语文的研讨课,课型都是新授课,教学内容既有精读课文,也有自读课文,既有现代文,也有文言文。然而,无一例外,几节课听下来,授课教师都花了很长的教学时间在“拓展延伸”上,美其名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

毫无疑问,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课堂需要体现德育因素。然而,语文课堂更离不开基本性学科技能的训练。因为,一节好课应该有实际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动”的教学,导致有些教师误读误解,颇费心思地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把热烈的课堂氛围当成语文课追求的目标,结果华而不实,学生的学科技能得不到训练,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

常常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教师用语:“你最喜欢那一段?”“你认为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你觉得可以怎么说?”“请用你喜欢的方式。”……的确,从新课程的角度出发,这种课堂用语体现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理念转化,体现了课堂教学从认识活动向生命活动的提升。但是,倘若学生还没有产生对所学内容足够的兴趣,还处于被动接受的阶段,便让学生自主学习,结果往往只能适得其反。

课堂教学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需要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但是,也绝不能将它异化成放任自流。更有甚者,把语文课完全当作活动课来组织,一会儿是模拟主持,一会儿是颁奖典礼,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课堂上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大显身手,可仔细想来,这些活动的设置对当堂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有益?一堂真正的语文课首先是让学生学到学科知识,其次是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领会文章思想内涵,从而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启迪。如果一节文言文上完后,学生连起码的重点字词的意思都不能准确表达,那些意志品质的熏陶能得到有效深化吗?

曾在一次区域教研活动上,听一位教师执教泰戈尔的《金色花》。教师在让学生理解“金色花”的含义后,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出示了4幅图,分别是母亲关爱子女的情景,让学生描述图上的内容,接着问学生看到图片,想到了什么。学生例举了许多生活中感人的例子,最后,教师小结母爱的伟大,齐读相关的诗句。一听,感觉挺感人,可仔细一想,学生对母亲的辛劳的感悟不应该主要通过图片和回忆自己亲身经历获得,而应该透过文本语言文字潜移默化地获得。语文课应该是借助经典的文本品味其人文内涵,享受其语言的魅力,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能力。当下却有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只有粗略地欣赏文本,更多地是离开文本畅谈情思。学生热热闹闹地说,老师欢欢乐乐地导,营造出精彩的对话,这无疑是一个误区。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本学科的基本属性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特级教师丁有宽就曾冷静地分析: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的主要目的不是学“道”,而是学文”。这里的“道”是内容,文”是语言规律、表达方法。我们无法想象学生仅凭借自己生活中学到的一些用语习惯就自然掌握了布局谋篇的方法。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实现工具性,而在实现的过程中则需要提倡人文精神。至于语文学科中人文知识、人文素养的落实显然可纳入到“知识”的范畴来加以认识与具体操作。因而,“工具”是人文的“工具”,“过程”是人文的“过程”,“方法”自然是人文的“方法”。

远离浮华的美丽,还原语文课的真实面目,回归文本,回归学科特征。或许,真实的语文课堂不是完美的课堂,但真实,让语文课得以有实效,得以在日积月累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文学情怀。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东锦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