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20期(总第3037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一群不想走的山村女教师
记高县复兴镇中心校女教师群体
《教育导报》2017年第20期(总第3037期) 导报四版

从宜宾高县县城出发,开一个多小时的车,经过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穿过狭窄的街道,高县复兴镇中心校在尽头的山坡上矗立。这里总共42名教师中,女教师就有35名,女性的力量让这所山村学校的教育别有一番天地。

合理的制度扭转教风

学校的《教师风采录》上,一串闪光的成绩引人注目,近40人获得市级骨干教师、高县师德标兵等荣誉。

1989年,代红刚踏入复兴镇中心校校门时,学校并不是这番模样。彼时的学校,教师没有干劲,教学质量也处于全县所有乡镇倒数几名。县上甚至派督导小组到学校蹲点一周,帮助学校解剖存在的问题。

1997年,由于教学成果优异,代红升为教导处主任,一直想要改变学校氛围的她认为这是一个契机。“要想让老师有干劲,待遇、考评必须公平公正。”代红说。

改变一所风气散漫已久的学校不容易,代红起初提出的诸多严厉制度、考评受到层层阻碍。这时,代红的恩师也因为迟交了总结违反规定,惩罚,还是宽容?为了做到公平公正,代红选择一切“按规矩来”办,对所有违规的人,她都按照制度给予了相应的惩罚。严格的制度迅速纠正了学校懒散的风气,努力的教师在校内能得到认可。不久后,这所学校的教学成绩就从全镇倒数跃居到前几名,并且再未下降。

一次,教师刘芳听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的课,深受触动,回来后在学校“依葫芦画瓢”上了一堂,效果却不如人意。刘芳有点灰心。这时,代红安排刘芳参加县里的优质课比赛,邀请县里教研员帮助她磨课,校领导、老师们共同“出主意”,刘芳觉得那段时间“全身心都动起来了”。此后,她的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如今她已是县级骨干教师。

为了持续推动教师自我成长,代红提出了“末位淘汰制”,若有教师教学成绩排名靠后,就要调配至中心校下属的完小教学两年。代红说:“完小师资流失严重,中心校教师过去可以激励他们成长,两年后再返校是给他们希望。”这样的制度既缓解了完小缺乏教师的困境,也让整个学校的师资“流动”起来。

温暖的人情味留下教师

2013年5月,邓伟丽走进山峦之间复兴镇七仙湖小学校,这是复兴镇中心校下属的完小。报到第一天,她就“不想走了”。邓伟丽说,这里的校长、教师很有人情味,第一天就关心她的生活问题。接下来几天,老教师陪着邓伟丽了解学校的情况,让她倍感亲切。

邓伟丽学生物出身,来校之后却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学内容大变样,她很不适应。校长就安排中心校的语文组组长来听课,手把手教邓伟丽教学技巧,还介绍沙河区教研员前来指导。

让邓伟丽留恋的还有教师间浓厚的学习氛围。每天放学后,邓伟丽就与其他教师在办公室内“摆龙门阵”,讲自己班上的学生,大家互相出主意,共同成长。前些日子,一名老师反省自己粉笔字写得不好,几个教师就一起买了毛笔字帖,天天练习,彼此督促。

这样的生活让邓伟丽感到平静、安心,“之前的工作,下班后大家会相约唱歌、娱乐,这里没有唱歌、娱乐的条件,反而给我们更多空间去思考、去成长。”

任教多年的副校长杜举华对这里的人情味感慨颇深,他说:“上大学的儿子放假回来,和我一起走在路上总会抱怨我走得慢,因为打招呼的人太多,都是我带过的学生。学校温暖的氛围延伸至校外。”杜举华认为,这是与城里学校最不同的地方,也是让不少教师愿意留下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