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21期(总第3038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成长因足球更精彩
乡村小学获青少年五人足球赛“全国亚军”
冯春艳 陈兵
《教育导报》2017年第21期(总第3038期) 导报二版
“迎新乡小学的足球队得了全国亚军!”这个爆炸性的消息迅速传遍了绵阳市安州区迎新乡的每一个村落。2017年“花样年华杯”全国青少年五人足球邀请赛在重庆举行,迎新乡小学足球队代表绵阳市参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4支球队同场竞技。从未参与过如此高规格赛事的迎新乡足球小子们,不畏强敌,团结协作,最终斩获了此次赛事的亚军。

这支从边远乡村小学成长起来的“黑马”,从安州区“局长杯”冠军,绵阳市“绵州决”冠军,到“花样年华杯”全国青少年五人足球邀请赛亚军,这所“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不断超越自我。

迎难而上,把足球教育做成“精品菜”

迎新乡,地处绵阳市安州区西南边缘,总人口仅1 .4万人,是安州区唯一一个不赶集的乡镇,地理位置偏远。迎新乡小学规模小,在校学生仅300余人。这里的孩子没有优越的家庭条件,但他们不怕吃苦受累,他们没有旅游采风长见识的机会,但有着在乡间小道追着风跑的热情。

在国家推行“三大球”进校园的机遇下,迎新乡小学的孩子们接触到了足球。2013年,该校足球队在县级比赛中崭露头角。这个希望的火苗让大家看到了学校教育的突破口。足球,是孩子们喜欢的“菜”,何不将足球教育做成“精品菜”、“招牌菜”?可是,师资匮乏、场地有限、条件简陋等一系列难题摆在面前。

师资匮乏怎么办?走出去学,带回来教。该校组织校级领导参加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校长培训,组织教师参加足球骨干教师培训,实现体育教师系统掌握足球技术,增进足球教学技能,在足球教学师资队伍中形成了良好的足球探究与学习氛围。

场地有限,条件简陋,怎么办?学校没有标准足球训练场地,有的仅是一小块水泥运动场。为此,学校积极争取资金,在现有的条件下,力求配备比较专业的训练器材,先后专设足球室一间,增添训练足球百余个,以及球门、锥桶、锥盘、绳梯等训练用具。

在足球教学中,学校多种形式开展“足球进课堂”活动。每周的体育课,其中有一节是足球教学课。由副校长马顺洗担纲总教练,组建校足球队和班足球队,实现了班班有2—4支梯级队伍;体育课必学足球理论、基本功;每天一小时课外活动“玩”足球;周周开展低中高“三段”对决,月月与周边学校进行足球竞技交流。现在,每天坚持足球训练的学生达150余人。2016年,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

精神浸润,足球运动带来幸福感

汽车废旧轮胎用一条绳子连起来,孩子们用腰部力量拉着轮胎在地上拖行奔跑,这就是学生们加强体能的练习方法。训练条件如此简陋,但孩子们把足球训练当作最喜欢、最享受的游戏,把膝盖、手臂上的伤疤当作成长的印记,精彩的射门就是最美好的回忆。

“农村的孩子不怕苦、不怕累,场上敢拼敢抢。看得出,他们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足球。”马顺洗如是说。

除了学习和训练,迎新乡小学的校园里,随处可见校园足球文化的影子。足球文化宣传栏中,展示着足球发展的历史、足球技战术、足球名人堂。校园广播播出校园足球运动开展情况。润物细无声,校园足球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足球热情。

现在,孩子们踢起足球来有模有样,在赛场上找到了自信,球场上拼搏、沉着、冷静的品格被带进学习中,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说实话,当孩子接触足球的时候我有些顾虑,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但是,当孩子喜欢上足球运动以后,能主动认真完成作业再去踢球,原来,爱好也是学习的一种动力。”学生彭一家的父亲开心地说道。

看到赛场上激情四射的孩子们,家长们笑了。球场上学来的尊重、拼搏和自律精神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孩子们身上,很多家长认识到,足球运动是锻炼和培养孩子的好途径,纷纷让孩子加入球队中。

校长高晓庆表示,作为一所边远农村小学,校园足球能开花结果,实属不易。这与孩子们的刻苦训练,教练的悉心指导,家长的大力支持分不开,最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足球,获得了别样的幸福体验。